德陽羅江:奏響美麗中國“豐收”謠
2025-06-30 16:20:0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2025年6月25日是第35個全國“土地日”,主題為“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在天府之國的“蜀道門廳 調元故里”德陽羅江,一場關於鄉村振興的華麗蝶變正在火熱掀起。中交建設者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筆,以農業現代化為目標,重塑農田肌理,提升耕地品質,讓零散水田變身連片沃土,有效解決鄉村振興土地整治和村民安居協同發展的重要問題,奏響美麗中國的“豐收”謠。

德陽羅江:奏響美麗中國的“豐收”謠_fororder_德陽市羅江區金山鎮羅家灣村建新區

德陽市羅江區金山鎮羅家灣村建新區 供圖 德陽羅江區委宣傳部

  “新模式”探索土地新貌

  作為成德綿一體化中的軸線城鎮,德陽羅江區金山鎮一直以來都面臨著農村耕地碎片化、空間佈局無序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等問題。2024年10月,中交集團首個國家級全域土地整治試點項目開工建設。中交廣航局四川德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位於成德綿經濟帶核心區域,共涉及71.5萬平方米安置點建新、4.41萬畝農用地整理、4000畝宅基地復墾和273畝工礦用地修復。

  在創新建設模式方面,項目積極探索保護土地的有效路徑,採取“政府主導—央企實施—農民參與”的三方協同機制,由中交廣航局進行項目實施的高效把控,地方政府負責政策協調與土地指標調配,村民通過“一事一議”參與決策,極大提高土地規劃的實施效率。

  在創新生活空間方面,金山鎮探索形成自然、緊湊、有序的農房群落,“房前屋後”“種菜種瓜”代替以往的住宅小區模式,呈現出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有序銜接的新農村面貌。金山鎮以土地空間治理為基礎、産業升級為驅動,同步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及鄉村生態環境修復,將“方寸閒地”變為“增收寶地”。

德陽羅江:奏響美麗中國的“豐收”謠_fororder_德陽市羅江區金山鎮安家村千畝良田航拍圖

德陽市羅江區金山鎮安家村千畝良田 供圖 德陽羅江區委宣傳部

  “棋盤田”煥發農業生機

  一年前的金山鎮,隨處可見雜亂無章“小亂散”土地“分而治之”,自建房散亂排布。這種碎片化的耕地不利於機械化作業,更談不上農業生産效率,難以形成規模效益。

  鄉村振興,土地是根。中交廣航局對包括金山鎮在內共4萬餘畝農用地進行徹底整理,針對金山鎮原有灌溉系統流量不足、匹配度低的問題,聯合水利專家開展專項攻關,以“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為標準,實施整合式、系統性規劃改造,提升耕地及建設用地指標,並通過優化新建灌溉渠道,擴大灌溉面積。

  建設者通過嚴苛的測量放線、分層壓實、隨挖隨測等措施,保障田埂及灌溉渠施工的一次成型,打造出田埂灌溉渠橫平豎直的良田美景,讓“巴掌田”變“棋盤田”;同時,縮短蓄水調平耗時,實現旋耕播種無縫銜接,既搶抓農時,也為農戶節約成本,農業生産效率大幅提高,農産品産量與品質也將迎來雙提升。

  如今,縱橫交錯的溝壑已被混凝土的地壟和水渠牢牢縛住,溝坡上灌木叢的嫩葉在雨中泛著光。

德陽羅江:奏響美麗中國的“豐收”謠_fororder_德陽市羅江區金山鎮安家村土整區

德陽市羅江區金山鎮安家村土整區 供圖 德陽羅江區委宣傳部

  “智慧造”贏得百姓讚譽

  項目建設將科技創新貫穿全程,“智慧天眼”賦能巡查工作模式,引入“無人機AI+品質安全”開展品質安全巡查,通過預設自動化航線,開展智慧巡查,利用演算法,精準識別邊坡失穩、土方違規堆放等隱患,使巡查效率提升40%,實現安全管理從“人防”到“技防”的轉型升級。

  項目團隊開展“雙碳”目標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減排增匯技術應用研究等多項課題研究,攻堅技術難題,深化産學研合作;在改善土壤肥力方面,推廣應用生物炭基有機肥,攻克土壤改良技術難關,有效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單位産量,探索出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發展新路。

  項目團隊始終將“不擾民、降污染”作為文明施工核心準則,“錯峰施工+低噪聲施工設備”雙管齊下,有效控制施工噪音,建立全方位防塵體系,分類處理、循環利用施工廢水,澆築綠色品質工程;主動加強與居民溝通對接,設立24小時文明施工監督熱線,及時響應居民訴求;開展業主開放日活動,邀請村民走進施工現場,見證家園蛻變,感受中交“質”造卓越品質,贏得廣泛好評。

  中交建設者在廣闊土地構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實現土地利用最大化與生態效益雙贏,為鄉村全面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提供新範本。(文 謝浩瀾 鄧新穎 馬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