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雷達建成後,可精準預測短臨降雨,為洪雅防汛減災監測能力提升帶來新突破。”近日,在位於眉山市洪雅縣中山鎮總崗山的眉山市首部水利測雨雷達建設現場,現場總施工祝長洪説。
他口中的這個雷達便是洪雅落實全省統一部署,加快建設的水利測雨雷達。該雷達採取省地共建模式,未來將在氣象實時監測、預報和預警方面發揮作用,實現洪雅全域監測全覆蓋。
洪雅山水 攝影 何靜雲
眉山首部 納入全省首期建設
地處青衣江中游的洪雅縣面積為1896平方公里,境內大小河流330余條。全縣70%以上為山地,現有山洪災害危險區81個、地質災害點137個,山洪與泥石流併發風險突出。
此前,洪雅主要依賴國家氣象站及周邊區域雷達數據,對局部強對流天氣的監測精度不足,實時預報尚存短板。
“新建成的相控陣測雨雷達將改變這一現狀。”洪雅縣防汛抗旱保障中心主任王遠勝介紹。該雷達是納入全省首期71部測雨雷達建設的其中之一。作為眉山市首部水利測雨雷達,其對氣象信息的探測頻率、探測精度等,將是一次全方位的提升。
據現場施工方介紹,該雷達配套基礎設施工程于7月開工,目前已完成基礎施工和鋼筋綁扎,預計8月底完成縣級配套部分建設,10月完成雷達主設備安裝及調試,投入試運行。雷達建成後,將形成全天候、無死角的雨情監測網絡。
從“落地雨”到“雲中雨” 技防體系實現質的飛躍
技術專家介紹,相控陣雷達的“智慧大腦”能實時捕捉雲層厚度、流向及降雨強度變化,在短時完成一次全流域掃描,通過演算法分析雲團演變路徑,精準預測未來1小時~3小時的降雨時空分佈。
據介紹,該部水利測雨雷達落址于洪雅縣中山鎮謝岩村總崗山,可對洪雅縣域範圍的“雲中雨”進行滾動監測,精準定位短臨降雨區域,將預警精度從鄉鎮級提升至村級,推動該縣區域降雨量監測由傳統的“落地雨”向前沿的“雲中雨”轉變。
洪雅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水利測雨雷達的加入,與現有雨量站、水位站協同聯動,提升預報準確率,構建起“天——空——地”立體監測體系,為防災減災調度提供科學依據,讓“智慧防汛”持續守護百姓安寧。(文 李悅琴)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