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彭山:以數字技術守護千年文脈 讓文化遺産“活”在當下
2025-07-11 10:54:3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近日,眉山市彭山區啟動不可移動文物數字化採集項目,通過前沿技術手段,對區內6處重要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全方位數字化採集,為文物保護與文化傳承探索出一條科技賦能的新路徑。這一舉措不僅在川內文物保護領域具有開創性意義,更為新時代文物保護與文旅融合發展提供“彭山方案”。

眉山彭山:以數字技術守護千年文脈 讓文化遺産“活”在當下_fororder_圖片-1

彭山區江口石龍

  眉山彭山區地處成都平原腹地,古稱“武陽”,建制于秦,距今已有2300多年曆史。本次數字化採集的6處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寂照庵石刻、江口石龍、江口崖墓、梓潼宮、江口壁山寺、劉家祠堂,涵蓋從摩崖石刻到古代建築、從墓葬文化到宗族祠堂的多種文物類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然環境的變化,這些文物正面臨著風化、侵蝕、人類生産活動等多重威脅,數字化技術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鑰匙。

  眉山彭山區採用“三維鐳射掃描+無人機貼近掃描+高清攝影”的組合技術方案,對文物進行高精度數據採集。三維鐳射掃描技術能夠獲取文物的精確三維坐標數據,無人機貼近掃描技術解決高大文物的採集難題,攝影測量技術為文物穿上“彩色外衣”,最終形成的數字化成果包括原始數據、研究級數據、瀏覽級數據和渲染數據四個層級,構建文物的“數字孿生”體系,為文物保護、學術研究和公眾文化需求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眉山彭山區開創“專業文物機構+主流媒體平臺”的合作模式,既發揮文物部門的專業優勢,又借助媒體的傳播資源,實現文物保護與文化傳播的有機結合。項目不僅形成高精度數字模型,還將開發三維交互數字模型、漫遊短視頻、億像素超高清影像等一系列融媒體産品,定制雲端系統,形成線上專區。這種“文物數字化+融媒體傳播”的模式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走進大眾視野。

眉山彭山:以數字技術守護千年文脈 讓文化遺産“活”在當下_fororder_圖片-2

工作人員進行數字化採集

  數字化項目還為彭山旅遊業注入科技元素,創造新的旅遊增長點。數字模型和VR全景等成果可以作為線下旅遊“預熱”和“延伸”。遊客可以通過線上平臺了解文物背景,增強實地遊覽的體驗感。同時,數字化成果本身也可以成為旅遊産品,如開發沉浸式體驗項目、數字文創産品等,豐富旅遊産品體系,增加旅遊消費場景。據初步估算,該項目及其衍生成果有望為彭山帶來超過500萬元的相關産業經濟效益。

  據介紹,眉山彭山區計劃在未來3年至5年對全區50處重點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全面數字化採集,建立彭山區不可移動文物數字數據庫,並與四川省文物數字平臺對接,實現數據共享和協同保護。此外,彭山還將開發“彭山文物數字導覽”APP,打造線下體驗中心,通過VR、AR等技術,讓市民和遊客沉浸式感受彭山歷史文化。(文/圖 馬詩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