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驕陽似火,資陽市樂至縣東山鎮孔雀寺村的千畝藤椒種植基地迎來豐收。走進這片蔥鬱的椒林,只見連綿起伏的山坡上,一株株藤椒樹整齊排列,沉甸甸的果實綴滿枝頭,在陽光下泛著油亮的光澤。微風拂過,濃郁的椒香撲面而來,令人神清氣爽。
藤椒基地一隅 供圖 樂至縣融媒體中心
在基地勞作的村民宋學風説:“我年紀大了,外出不方便,現在村裏有了藤椒基地,既能掙錢又能顧家,日子比以前強多了。”這份“好活路”源於5年前四川蜀椒農業有限公司落戶孔雀寺村。該公司規模化流轉2000余畝土地,發展藤椒種植,如今已穩定帶動周邊400余名村民實現增收。
務工村民採摘藤椒 供圖 樂至縣融媒體中心
藤椒品質是産業的生命線。基地負責人徐宏在椒林間指導村民採摘技巧時,道出東山藤椒出眾的“秘密”:“我們從土壤管理到精準施肥,全程按照科學‘方子’來,種出的藤椒顆粒厚實、油分充足、麻香純正。”
裝筐、稱重、運輸現場 供圖 樂至縣融媒體中心
採摘下的鮮椒及時被送往基地配套的現代化加工廠。廠房內,先進的烘乾設備有序運轉。徐宏介紹道:“我們採用中低溫閉環脫水工藝,通過10個階段,長達38小時的精準控溫慢烘,最大限度鎖住鮮麻香氣和顆粒完整度,同時有效抑制細菌滋生,確保産品高品質。”正是這份對品質的極致追求,讓東山藤椒贏得市場口碑。
這看似不起眼的“麻果果”不僅耐瘠薄、抗乾旱,更蘊藏著可觀的經濟效益。“藤椒種植週期長,頭年種下,兩年挂果,豐産期可持續近30年.”徐宏算起“經濟賬”,“去年,基地鮮花椒總産量突破120萬斤,烘乾後産出幹椒約120噸,産業鏈總産值超過800萬元。”這份不斷增值的“綠色賬本”正吸引更多資源和力量向這裡匯聚。
目前,東山鎮的藤椒産業版圖已擴展至3200余畝,吸引3家規模化企業紮根發展。曾經的山坡地如今被漫山遍野的“金豆豆”覆蓋。小小藤椒正以其獨特的“麻香”魅力,串起一條日益堅實的富民産業鏈,為樂至鄉村振興注入蓬勃動力。(文 張鳳莉 姚陽 康汶艾 楊程傑)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