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國共産黨成都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於推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世界文化旅遊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決定》,進一步明確全市上下加快建設世界文化旅遊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奮鬥目標。隨著世界運動會的腳步日益臨近,成都正以全會精神為行動指南,將重大賽事舉辦與城市文商旅體發展深度綁定,在全球舞臺展現 "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裏的幸福成都·奮進中的創新之城" 的獨特魅力。
全會指出,成都推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總目標是:到2027年,全市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格局不斷優化,“三城三都”影響力持續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2萬億元,文化及相關産業增加值、旅遊總花費、體育産業總規模分別達到2000億元、4700億元、1800億元左右;到2030年,以文潤城、以商興城、以旅塑城、以體營城的發展格局全面呈現,世界文化旅遊名城、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綜合能級邁上新臺階。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脈。近年來,成都堅持賡續天府文化基因,傳承千年商都底蘊,集成昇華“三城三都”品牌,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美譽度,成功建成投用城市音樂廳、天府藝術公園、成都自然博物館等一批城市文化地標,成功舉辦世界科幻大會、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大眾電影百花獎等重大文化活動,前瞻佈局動漫影視、電競科幻等文化經濟新賽道,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未來,成都將認真貫徹市委全會精神,從深化“立園滿園”大力發展文創産業、實施“攀原登峰”持續繁榮文藝創作、賡續“文化根脈”釋放遺産綜合價值三個方面發力,推動文化産業持續發揮支柱産業作用,成為市民生活的鮮亮底色和城市發展的強勁引擎。
商業是一座城市的消費活力引擎與國際化展示窗口。2023年以來,成都市商務局致力於建設城市消費地標、發展更具顯示度的特色商業。四川省委、省政府專門制定出臺有關意見,明確支持成都加快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都市商務局堅持從“優化消費空間、豐富消費供給、創新消費模式”方面下功夫:聚焦優化具有成都特色的消費發展格局,構建重點商圈、商業街區、特色小鎮及特色消費場景四級體系,大力實施商圈提能升級行動,加快建設春熙路、交子公園等四個世界級商圈,推動寬窄巷子、東郊記憶、鐵象寺水街等重點街區提質改造;推動創新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消費場景、特色産品以及消費活動;深入實施首發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拓展成德眉資綿“票根經濟”聯盟,創新數字消費,拓展國際市場。
旅遊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與流量引擎。成都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素有江山之雄、文物之盛的美譽。全會提出,成都要實施全球品牌推廣計劃,著力構建以大熊貓為標識的全球推介體系,打造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商圈,建設城市消費新地標,培塑更多展現錦繡山水、蜀風雅韻、巴適安逸的文旅新名片,讓“到成都街頭走走看看”成為文旅風尚和消費潮流。近年來,成都文化旅遊業發展態勢良好,總體實力居全國第一方陣。2025年上半年,全市接待遊客超1.6億人次,舉辦各類營業性演出1.4萬餘場,帶動“演藝票根”綜合消費31.5億元。下一步,成都市文廣旅局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從提升成都文旅名片國際影響力、全面優化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大力推動“文旅+百業”“百業+文旅”融合發展三個方面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提升旅遊服務質品質等,以放心舒心的旅遊環境,讓國內外遊客感受成都的獨特魅力。
體育是一座城市的發展動能與形象窗口。成都積極踐行“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理念,加快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全會指出,成都要圍繞體育産業,健全國際高級別、高能級單項、自主品牌、全民健身賽事體系,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全面推動“體育+”産業發展,打造國家級高品質戶外運動目的地,加快建設世界賽事名城。近三年,成都舉辦成都世乒賽、大運會、湯尤杯等國際和全國性賽事140余項,2025年上半年,已舉辦重大賽事38項,預計體育消費總規模達410億元,同比增長約9%;體育産業總規模達740億元,同比增長約8%。未來,成都市體育局將通過發揮賽事乘數效應、體育疊加效應、産業帶動效應,打造獨具特色的體育品牌,推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構建更加完備的産業體系,推進成都體育事業繼續蓬勃發展。
隨著對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成都將最大限度匯聚起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力量,不斷把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推向深入,同時推動農業與文旅、體育等産業深度融合,持續提升世界文化旅遊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發展能級,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成都新篇章提供堅實支撐。(文 楊雯涵 張子晴 黃桃)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