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三元及第——家國之夢與華夏文明傳承展”開展
2025-07-15 15:56:5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7月15日,“三元及第——家國之夢與華夏文明傳承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群賢堂展廳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展覽將持續至10月28日。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三元及第——家國之夢與華夏文明傳承展”開展_fororder_圖片-1

活動現場 攝影 劉玉鋒

  開展當天,一場特別“開筆禮”儀式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三義廟廣場舉行。小朋友身著漢服,通過正衣冠、拜師禮、硃砂啟智等一系列活動,接受尊師崇禮的啟蒙教育。

  展覽通過三大主題單元,為觀眾全景式呈現科舉制度的壯闊歷史畫卷與深厚文化內涵。

  “築基·青衿之志”單元聚焦科舉制度的根基,闡釋其如何將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崇高理想與國家選拔人才的核心機制緊密聯結。

  “淬煉·科場萬象”單元則將目光投向士子逐夢科場的艱辛歷程,通過場景營造與文物敘事相結合的方式,生動再現貢院號舍中鏖戰的場景。

  “登科·金榜題名”單元重點詮釋“金榜題名”的輝煌意義及其承載的社會價值。該單元展現科舉作為實現社會階層流動的關鍵通道,如何成就“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傳奇。

  值得一提的,展覽特別設置“縱馬鳴弓,封狼居胥——從武狀元到將軍的成長檔案”專題板塊,首次系統展示綿延1200餘年的中國武舉制度。

  本次展覽匯集來自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館等機構的10余件組珍貴文物。觀眾可近距離欣賞宋代三彩文士陶俑,感受古代士子風骨;品鑒末科狀元劉春霖的蓮池書院課卷殘卷,觸摸“第一人中最後人”的歷史印記。

  此外,展覽還特別融入巴蜀文脈敘事,如通過楊慎等川籍士子事跡,鉤沉成都狀元街、簧門街等在地文化密碼,讓觀眾于紅墻竹影間感悟“為天地立心”的地域豪情。

  “三元及第——家國之夢與華夏文明傳承展”憑藉其宏大的歷史視野、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珍貴的文物展品,深受眾多市民、學生群體及歷史文化愛好者的關注。

  據悉,本次展覽的配套講座“中國考試的歷史演變——中國科舉與中國科舉博物館”在武侯書院舉行,由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館長馮家紅主講,為觀眾詳述科舉制度創立之前的人才選拔情況與科舉制度的發展過程。(文 楊雯涵 劉玉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