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資陽安岳鞋服“雙過半”答卷:“鏈主帶動+衛星工廠”激活縣域經濟新動能
2025-07-17 16:00:5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雯涵責編:馮巧鳳

  盛夏驕陽似火,在安岳經開區,各鞋服企業同樣熱浪翻滾——這裡沒有夏日的慵懶,只有趕訂單、忙生産的火熱節奏。作為四川省唯一鞋紡産業功能區,安岳經開區不僅超額完成上半年“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更以數字賦能與産業升級為雙輪,在鞋服産業高品質發展路上跑出“安岳速度”。

  鏈主領跑:滿負荷運轉的“産業心臟”

  機器轟鳴不息,工人穿梭忙碌,貨車整裝待發……7月17日,走進位於安岳經開區的四川朗特鞋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特鞋業”)生産車間,7條針車線、8條成型線滿負荷運轉,一雙雙成品鞋正源源不斷地生産下線,等待發往全國各地。

  “上半年,我們打了一場‘漂亮仗’。”四川朗特鞋業有限公司人力行政經理陳代全的語氣中難掩興奮,“1月-6月,公司完成訂單量210萬雙,同比增長12.9%,現在手頭還有128萬雙的訂單,正在加緊趕制。”

  作為入駐安岳經開區8年的“老牌”鞋企,朗特鞋業通過持續創新和升級,逐漸在激烈的市場站穩腳跟,如今已發展成為安岳鞋服産業鏈的“鏈主”企業,帶動就業3000余人,吸引大批上下游企業入駐,推動産業集聚發展。

解碼資陽安岳鞋服“雙過半”答卷:“鏈主帶動+衛星工廠”激活縣域經濟新動能_fororder_朗特鞋業智慧針車線。潘政吉--攝

朗特鞋業智慧針車線 攝影 潘政吉

  車間內,每條生産線頂端的電子屏實時跳動著生産數據。“朗特鞋業是全縣首個應用數字化智慧管理MES系統的鞋企。該系統對原料採購、生産調度、品質檢測等環節實現採集追蹤,做到人、機、物、事、錢、信息的全鏈路實時互通,構建數字化生産閉環,從而達到生産快速高效。”陳代全指著電子屏介紹道。

  在安岳經開區,這樣的“鏈主”企業正帶動産業鏈整體升級。作為四川省唯一鞋紡産業功能區,這裡聚集113戶鞋服企業,形成“原輔料供應—設計研發—成品製造”的“一站式”配套。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安岳經開區鞋服産量實現2276.81萬雙(套),同比增長7.75%,超額完成“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

解碼資陽安岳鞋服“雙過半”答卷:“鏈主帶動+衛星工廠”激活縣域經濟新動能_fororder_工人與智慧裁切機默契配合。潘政吉--攝

工人與智慧裁切機默契配合 攝影 潘政吉 

  “衛星開花”:家門口掙錢顧家的“就業飯碗”

  從安岳經開區驅車15分鐘,來到位於岳陽鎮陶海村的安岳安碩體育衛星工廠,另一番生産熱潮正在進行。明亮的燈光灑在車間,1條裁備線、1條電腦針車線、3條傳統針車線正全速運轉,數十名工人手上飛針走線,正為新的訂單緊張忙碌著。

  衛星工廠的燈光照亮了村民致富增收的更多可能。“我是工廠最早入職的工人,每月工資4000元左右,廠裏有食堂、宿舍,接送娃、照顧老人也不耽誤。”村民康丹抬頭笑著説,眼裏儘是滿足。

  這是當地破解“農村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的創新實踐,安岳通過總部鞋企建分廠、村集體辦廠兩種模式打造“衛星工廠”。岳陽鎮便是以“鎮統籌、跨村發展、股份經營”方式,整合陶海村、鳳型村、離山村、安北村4個村集體資金150萬元,以“飛地組團”方式聯合創辦“衛星工廠”,承載起鄉親們“家門口致富”的夢想。

解碼資陽安岳鞋服“雙過半”答卷:“鏈主帶動+衛星工廠”激活縣域經濟新動能_fororder_安岳安碩體育衛星工廠。潘政吉--攝

安岳安碩體育“衛星工廠” 攝影 潘政吉

  “‘衛星工廠’於今年1月正式投用,主要承接鞋面加工等工藝,上半年加工各類鞋面8萬餘雙。”陶海村黨支部書記馮旭介紹道,“工廠已吸納75名固定工人,月均工資3100元,暑假期間,還招收12名暑假工學習簡單的手工藝,月均工資2100元。目前,該廠訂單充足、招工需求旺,歡迎周邊群眾來此就業,首月保底工資2600元。”

  安岳鞋服産業的韌性在“總部鞋企+衛星工廠”的鏈條中悄然生長。總部鞋企專注技術攻堅與市場開拓,併為“衛星工廠”提供訂單、材料和技術,“衛星工廠”則如毛細血管般深入各個鄉鎮甚至村(社區),承接訂單溢出的産能,更托舉起基層群眾“掙錢顧家兩不誤”的樸素願望。目前,像這樣的“衛星工廠”,全縣已有117家,覆蓋32個鄉鎮,吸納4000余名鄉鎮留守勞動力就近就業,實現效益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

解碼資陽安岳鞋服“雙過半”答卷:“鏈主帶動+衛星工廠”激活縣域經濟新動能_fororder_衛星工廠電腦針車線上的工人正在加工鞋面。潘政吉--攝

“衛星工廠”電腦針車線的工人在加工鞋面 攝影 潘政吉

  高品質發展是一場持久戰、接力賽。下一步,安岳將以更為務實的作風狠抓落實,以更為有力的舉措破解難題,搶抓“東鞋西移、南鞋北上”産業轉移機遇,全鏈條培育發展鞋服産業,奮力推動安岳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文 潘政吉 賀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