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由成都市委宣傳部、教育局、文廣旅局、團市委、文聯、少工委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成都市青少年書畫傳習大會全市決賽在成都石室中學北湖校區圓滿落幕。經過前期區(市)縣初賽選拔賽、市級復賽的激烈角逐,464名來自全市中小學校和青少年宮的在校學生脫穎而出,進入全市決賽比拼。
全市決賽現場 攝影 王紫含
本次大會以“蜀風雅韻 天府丹青”為主題,聚焦中國畫、軟筆書法、硬筆書法三大類別的比拼,旨在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青少年審美素養和藝術表現力。通過“以賽育才”的方式,為全市熱愛書畫藝術的青少年搭建學習交流、展示才華的平臺,推動書畫藝術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據悉,大賽區分類別、組別,設置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最終結果將於7月18日第三屆成都市青少年書畫傳習大會嘉年華現場揭曉,並推薦優秀參賽者參加“文化傳承 強國有我”四川省第四屆青少年書畫傳習大會。
中國畫小學組參賽選手 攝影 王紫含
本屆大會鼓勵選手結合古蜀金沙、成都歷史名人、大熊貓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紅色文化展開創作。大賽中國畫類評審、成都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姚葉紅表示:“本次大賽選手水準相較上屆有了極大提升。書畫學習對於青少年的藝術審美有著重要影響。廣大書畫青年愛好者需要堅持不懈,勤練多思,修身養性,期待他們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武侯區帶隊老師雷雅群認為,該賽事以巴蜀文化,紅色經典為主題,加深了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她希望未來比賽可以加入啟蒙組,讓書畫傳習從娃娃抓起。
軟筆書法比賽現場 攝影 王語和
對於參賽的青少年來説,中國書畫學習既有挑戰也有收穫。17歲的陸鑫怡自學國畫三個月。她表示:“這是我首次入圍全市決賽。我發現很多參賽選手都選擇傳統技法結合成都特色與當代文化,就像是成都的老茶館,我們都是泡茶人,只有以傳統的茶藝為主,以創新的茶葉為輔,才能泡好更好的一碗茶。”
連續參加四屆比賽的曾唯洋已是賽場老手。四年學習中,他獲取經驗,不斷遞進,收穫頗豐,“第一屆比賽讓我開拓眼界,今年我更側重於在比賽中尋找那種國畫的韻味和真諦。”在他看來,筆法和國畫傳統規則學習會有些枯燥,但是只要掌握後再結合自己的想法進行運用,就會很有趣。
據賽事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成都將持續推進書畫傳習活動的常態化與品牌化建設,以系統化舉措深化書畫美育實踐,讓“寫好中國字、畫好中國畫”成為青少年成長的必修課;結合研學交流、展覽展示、名家傳習等多元形式,加強古蜀文明和天府文化的追根溯源、價值挖掘,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公園城市、在新時代青少年心中紮根生長,為培養兼具文化自信與藝術素養的“新生代”文化傳承人厚植沃土、涵養養分。(文 楊雯涵 王紫含 王語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