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在什邡市湔氐鎮白虎頭村,村民一邊相互打聽今年種田賺了多少錢,一邊樂呵呵邊地忙著給川芎施肥。
近年來,白虎頭村圍繞“水”的深化變革,探索出一條節水增效、工程良性運行、農民受益的改革新路,悄然改變著這裡的農業生産方式。村民種田就能獲得可觀的收益,鄉村振興也有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村民給田頭的川芎施肥 攝影 王梅
白虎頭村是什邡市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先行試點村,全村共有866戶2139人,耕地面積1868畝,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玉米及獼猴桃、川芎、曬煙等糧食經濟作物,灌溉用水既有自流渠道水,也有機井抽取水。2017年,什邡市開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先行試點時,什邡市水利局給這個靠山邊的村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厘清水利工程“家底”、明確“主人”。
為此,什邡市水利局工作人員經過實地調查,對白虎頭村所有農田水利工程逐一登記,進行了産權界定:鬥渠産權歸屬鎮政府,農渠、毛渠産權歸屬村委會,機井産權歸屬各村民小組。清晰的産權明確了每條農渠、毛渠及每口機井,從鎮到村再到組的三級管護責任主體,徹底改變了多年來農田水利設施責任模糊、“有人用、沒人管”或“管不好”的困境。
村民在曬煙田間勞作 攝影 王梅
農田水利工程的權責明確後,維修養護保障資金也很快有了著落。2017年至2024年期間,什邡市水利局為白虎頭村累計落實維修養護經費60余萬元,使水利設施的長期安全、高效運行有了保障。如今,白虎頭村的水利工程運行良好率持續穩定在98%以上,全村農田灌溉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有了良好的工程基礎,水資源的管理和使用就成了改革的核心。為此,村上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積極推廣獼猴桃、川芎、大蒜等附加值高、用水效率更優的經濟作物,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農業。此舉不僅提升了土地産出效益,也從源頭促進農業節水、農民增收。”白虎頭村黨支部書記葉祥發説。
什邡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説,針對部分因機井抽水灌溉導致畝均水費偏高的村民小組,什邡市級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資金安排30余萬元,專項用於白虎頭村節水渠道建設,直接惠及農戶,有效激發群眾參與節水、支持改革的積極性。經過一系列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後,白虎頭村收穫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全村農業用水總量從改革前的162萬立方米下降至135萬立方米,畝均用水量從767立方米降至642立方米。
什邡通過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目前,全市1123條鬥渠、2355條農渠及1463口機井都有了“主人”,農業用水總量由25699萬立方米下降至20311萬立方米,畝用水量下降705立方米,水資源綜合利用率顯著提升,為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水動力”。(文 王梅 易延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