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45%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數轉智改
2024-01-24 09:28:17來源: 大眾日報編輯: 郭富瑩責編: 趙銀平

  原標題:濰坊45%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數轉智改 今年力爭規上工業企業關鍵業務環節數字化率達75%以上

  1月22日,在位於濰坊昌邑的濰坊凱盛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控室的液晶螢幕中間,顯示著一個個頭頂姓名、工號、所屬部門的電子小人兒來回穿梭。而螢幕四週則整齊排列著包括車間溫度、濕度在內的多項數據。

  “那些電子小人兒,都是我們工作人員的實時動態。我們斥資280萬元引入包括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産信息化平臺在內的五個數字化場景,實現人員定位、特殊作業、雙重預防體系、智慧AI等功能,能夠動態監控風險並及時報警。”凱盛新材料總經理張泰銘説。

  這一場景也入選了剛出爐的2023年度濰坊市數轉智改(注:數字化轉型、智慧化改造)百家優秀應用場景名單。作為濰坊市的當家産業,工業特別是製造業正借助數字經濟的賦能增效,實現高品質發展。2023年以來,濰坊市圍繞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培育壯大,在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數字經濟發展上加力突破,積極爭創國家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試驗區。

  記者從濰坊市工信局獲悉,2023年,濰坊市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2.8%,45%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數轉智改,500多家企業與海爾卡奧斯等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合作。5家企業入圍中國工業互聯網500強,6個項目進入工信部5G工廠名錄。

  位於濰坊市寒亭區的山東中科恒聯生物基材料有限公司,通過對污水處理系統全智慧化改造,年可節約51萬元;位於高密市的孚日集團毛巾一公司通過智慧化改造,一台自動化縫紉設備可以替代8-10人的手動縫紉産能,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降低勞動強度……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智慧化改造步伐的加快,也讓濰坊的眾多企業迸發出強勁活力。

  為加快數轉智改步伐,濰坊市2023年出臺了工業企業數轉智改三年行動方案和十項政策,開展“工賦濰坊”等系列活動、“一縣一策”“一業一策”入企診斷月活動,召開全市産業鏈專題供需對接會5場,縣(市、區)舉辦活動133場,徵集數轉智改需求1000余項、服務商512家,規上工業企業入企診斷和輔導培訓全覆蓋。

  昌邑市率先在濰坊出臺《昌邑市紡織行業“N+X”數字化改造行動方案》,編制完成77個場景清單,進一步強化技術改造、科技創新、數字賦能,推動現有企業優化存量、擴大增量、提升品質;高密市則在濰坊率先與海爾卡奧斯平臺合作,為100余家企業上門開展數字化、智慧化改造;奎文區則協助景致三維元宇宙産業研究院在奎文建設千萬量級數據工廠,加快推進與阿裡巴巴合作和校企合作進程……

  走進位於濰坊市奎文區的濰坊浩泰數字化新工廠,“數字化駕駛艙”正在實時監控並操作生産,一輛輛無人電動運輸車則在系統的無線引導下,開到指定的位置裝卸物料。

  “這是省內首個數字化駕駛艙,充分融合智慧傳感、先進控制等關鍵技術,液晶大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工廠各産線運行狀態、産品上線數量、在製品數量、下線數量以及設備運行有無異常、是否需要潤滑保養等各項信息。”濰坊浩泰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姜陶説。

  姜陶告訴記者,如今,企業具備年産50萬台/套發動機缸體、缸蓋、曲軸箱的製造能力,市場訂單持續增長帶來的生産壓力,被智慧製造一一化解,預計2024年産值比2023年增長30%以上。

  數字化、智慧化賦能的作用持續凸顯。來自濰坊市政府工作報告的數據顯示,2023年,濰坊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增長6.3%。

  “我市今年將深入實施數轉智改攻堅行動,建成投運市數字經濟産業園,做好輕量級數字化應用産品和解決方案推廣,重點支持100個關鍵項目、10個試點産業園建設。堅持‘一業一策’,深化服務商與企業供需對接,‘揭榜挂帥’20個應用場景,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業務環節數字化率、優質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率均達到75%以上。”濰坊市工信局局長董勝勇説,濰坊2024年將新增省級數字經濟園區、智慧製造示範工廠、數字化車間10個以上,積極爭創“燈塔工廠”。(大眾日報記者 都鎮強 張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