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級”眾創空間集聚靜安 打造創新活力區

2017-01-12 11:28:48|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本報記者唐燁實習生蘇昊煒  

  時隔不到4個月,全球聯合辦公鼻祖WeWork在靜安又開出一家空間,其在中國目前的兩家辦公空間都落在了靜安,並確定為中國區總部。

  缺少大院大所、區域寸土寸金,上海市中心如何對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靜安的答案是:“關鍵是要打造自身的品牌和亮點,形成具有靜安特點的科技創新高地。”區長陸曉棟説,我們現在主要聚焦兩個方面,一是聚焦市北高新園區,打造“産城融合”典範;另一個就是聚焦“雙創”,通過靜安區眾創空間聯盟搭建專業化的服務平臺,推動眾創空間創新發展、特色發展、聯動發展,提升眾創空間經營管理的國際化水準。

  借鑒天然條件相似的紐約硅巷經驗,靜安有意目前已集聚了一批具有“國際范”的“大咖級”眾創空間。下一步,靜安對眾創空間引導將更加聚焦:重點吸引國際創新孵化機構和團隊,成為上海創新孵化機構和團隊融入全球的始發基地;培養更多以靜安為總部機構的眾創空間,使之在全市、全國複製推廣連鎖分支機構;未來將靜安打造成為上海國際創新創業活力區。  

  “大咖級”眾創空間扎堆  

  威海路696號,推開兩扇低調的黑色鐵門,向縱深處行進10米,眼前便豁然開朗:在這棟老建築裏,茶點兼備、輕音曼妙,氣氛寬鬆,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或正裝或便裝,散坐在一個開放空間,有人端著咖啡交談、有人獨對電腦沉思。

  這是WeWork在威海路新開的中國第二家辦公點。2016年7月,它在靜安區延平路135號已開設了第一家辦公點,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這傢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國際大咖眾創空間在上海考察了多個區域後,才決定落址靜安的。WeWork創始人米蓋爾給出的理由耐人尋味:中國上海就像是美國的紐約,上海靜安好比紐約的曼哈頓。在靜安區整整走了3天,他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地理位置優越、商貿商務服務高度發達、國內外創新創業人才相對集聚,這些恰恰是靜安與曼哈頓相似之處,樣樣都“擊中”WeWork  這類眾創空間“大咖”的心頭。

  正是憑藉這些優勢,近年靜安集聚了一批具有行業代表性、具有較大市場影響力的“大咖級”眾創空間。在中國眾創空間之聯合辦公空間排名十強中,SOHO3Q、方糖小鎮、P2、WE+等品牌眾創空間在靜安均有分佈。截至2016年11月底,靜安區域內有眾創空間品牌20個、空間載體31處,總面積5.2萬平方米,其中國家級眾創空間2個,市級眾創空間7個,眾創空間總體數量佔比位居全市前列。2017年預計還會新增8家眾創空間,新增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  

  運營團隊儼然小“聯合國”  

  2015年11月才落戶靜安的XNode很有特點:50%以上的創業者是外國人,37支入駐團隊分別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18個國家。

  這些國際團隊如今發展都非常好。線上拍賣購物平臺Tophatter來自美國矽谷,上海是其拓展海外市場的第一站,不到一年時間已與國內多家電商接洽合作;2016年9月才落戶這裡的“澳大利亞創客基地”,是由澳大利亞政府出資、專門支持澳大利亞創客的全球五大基地之一,已吸納了一大批“漂”在上海的澳大利亞創業者。

  “國際范”十足,是在靜安生長的眾創空間的最大特點。目前,靜安有8家眾創空間中有國際團隊入駐,像上海創客中心和XNode的國際團隊佔比達六成,不少海外創業企業將這裡作為登陸中國乃至亞洲的門戶。

  為了服務於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業者,XNode運營團隊也全部由國際人才組成,他們大都擁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其中20%以上擁有碩士以上學位。XNode創始人周煒説,團隊的國際化是為了能更好地對接國際創新創業資源。

  “國際范”需要精心呵護,“我們強調‘政府服務空間、空間服務企業’。政府要做的是,抓好空間運營主體、服務功能和協同機制,強化對區域眾創空間運營主體的一站式服務。”靜安區科委負責人説。  

  “南北借力”精心佈局  

  瞄準提升區域內眾創空間能級,靜安將著力打造“上海國際創新創業活力區”。

  如何做?緊盯自己的優勢做大、做強:靜安國際化人才密集、國際化氛圍濃厚,要努力成為國際創新孵化機構和團隊登陸上海的首要門戶、上海創新孵化機構和團隊融入全球的始發基地,打造上海眾創空間國際化的標杆區;靜安專業服務業鏈條完備、能級較高,因此將努力成為上海眾創空間專業服務最強區;靜安是上海中央商務區和核心城區,會積極發展嵌入式、走廊式和主軸式的創新創業空間格局,努力成為上海眾創空間産業聚合創新、文化融合創新的典型樣本;靜安總部雲集、標杆型眾創空間眾多,要鼓勵具備領先優勢的眾創空間在全市、全國和全球複製推廣連鎖分支機構,打造上海眾創空間總部機構集聚區。

  眾創空間的發展佈局也已勾畫出來:一條貫通南北的“創新創業主軸”,分佈著創新孵化需要的各種專業化要素資源;三條特色眾創空間“集聚帶”中,南京西路上有聚焦商業創新的方糖小鎮、P2等,蘇州河兩岸有聚焦文化創意的蘇河水岸空間、維客空間等,中環兩翼集聚帶上則有聚焦技術創新的市北-因特爾空間、“WE+”眾創空間等。

  靜安的一項項具體措施已在推進中:聚焦特色優勢,重點支持國際團隊型眾創空間、龍頭企業型眾創空間、産業垂直型眾創空間、總部駐地型眾創空間、品牌基金型眾創空間;支持“領軍人才+團隊+項目+資金”模式,引進海外高層次創新孵化人才、青年創客極客群體和創業服務團隊;搭建眾創空間聯盟、創客學院、創客實驗室、創客展示平臺、創客資訊社區等服務體系;選擇第三方專業機構對眾創空間予以評估後,達到一定條件的眾創空間優先獲得相應的政策支持與公共服務資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