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中“高頻詞”背後的上海發展邏輯

2017-01-16 13:18:3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

  昨天,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舉行。人大代表認真聽取市長楊雄作政府工作報告。

  每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是人代會上的頭號焦點。除去其中提出的數據指標,報告中出現的高頻詞也從一個側面折射當年政府工作思路。

  交付今年人代會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正文13900余字,係5年來篇幅最短的一份報告。經過統計分析,報告中出現最高頻次的10個詞是:建設、改革、創新、制度、政府、深化、經濟、試點、城市、監管。

  “建設”是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出現頻率最高的通用詞,而除此之外,排名前三的“改革”“創新”“制度”,以及與之相關熱詞,則不同程度體現上海特色。

  改革:對照最高標準找短板弱項

  上海以“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為使命,“改革”“創新”出現頻次自然最高。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即成為“改革開放排頭兵”最重要的一項戰略任務。自貿區改革近年來都在《政府工作報告》談及新一年具體打算時作為第一節內容出現,今年也不例外。

  2016年恰是自貿試驗區成立3週年,一組數字可以體現改革的成效:累計1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區內新增企業4萬家,超過掛牌前20多年的總和。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一詞總計出現了64次;相應地,“試點”出現26次。這並不難理解,從自貿區開始,近年來全國範圍內多項重大改革任務,均交由上海先行試點;“先行先試”,為更大範圍可複製、可推廣探路,是近年上海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使命。同時,出於上海自身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亦有大量改革和政策試點持續推出。

  另一個相關詞“深化”則出現27次。今年,上海將更好地發揮自貿試驗區的示範引領作用,特別是要對照最高標準、查找短板弱項,深化制度創新。實際上,這一要求也適用於上海各領域的改革工作。

  “要把各類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除了要做什麼,更重要的是站在什麼標準、用什麼理念來做。只有對標一流,才能找準發展短板,找到發展路徑。”市人大代表、徐匯區區長方世忠説。

  不僅如此,上海還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致力於提高供給品質,努力實現經濟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創新:落實到創造新的增長點上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使“創新”成為僅次於“改革”的高頻詞,今年出現了59次。一方面,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科創中心與自貿區並列為上海承擔的兩大國家戰略。去年以來,上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每個領域都有諸多創新實踐。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科創中心建設提出了更有針對性的要求,要進一步推進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産業化,“切實把創新落實到創造新的增長點上”。

  另一方面,創新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是另一個層面的創新。今年,上海將按照核心是人、重心在城鄉社區、關鍵是體制機制創新的要求,努力加強社會治理,強化城市綜合管理和精細化管理,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獲得感。

  要增加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要求政府工作必須更“實”。於是,“改造”(22次)、“新增”(14次)等詞語也成為高頻詞。不論是對老舊住宅、消防及供電設施的改造,以及農村村莊改造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改造,還是去年新增長者照護之家51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81家、公辦養老床位7069張,新增供應保障性住房5.2萬套,都讓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報告進一步明確,今年還將新增軌交運營線路55公里,新增35公里公交專用道。

  制度:政府作用在更好而非更多

  最近五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均以專門一章強調政府改革建設,尤其強調轉變政府職能、著力依法行政、提升政府效率。

  從高頻詞看,“制度”出現34次,“監管”出現25次,都與政府改革密不可分。其中,通過自貿試驗區改革開啟的新一輪審批制度改革等舉措,讓政府事前審批大幅減少,對事中事後監管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監管模式的改革創新,恰是政府推進自身改革的具體體現。去年,上海取消調整審批事項384項、評估評審142項,並完成了一系列自身改革事項。

  “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要把發揮政府作用的核心放在更好而不是更多上”。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政府要切實履行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進一步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

  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上海今年將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大力加強依法行政,著力提高政府效能,進一步改進政府作風。

  具體而言,今年將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包括全面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審批管理,取消調整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和評估評審事項。同時將深化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納入更多改革事項,擴大改革事項實施範圍。

  在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方面,今年將把“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推廣到所有行政執法領域,強化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此外,今年還將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加快推進預算公開制度化等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