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問上海野生動物園
大熊貓幗幗花生母女。
上海野生動物園。
如今園內豎了一塊“展區維護暫停展出敬請諒解”的牌子。
死亡檔案
大熊貓“幗幗”
21歲
2016年12月19日發病,12月26日上午搶救無效死亡
死因為急性胰腺炎併發多臟器功能衰竭
大熊貓“花生”
175日齡 /“幗幗”之女
2016年12月23日下午6時發病,12月31日中午搶救無效死亡
死因為腸扭轉導致大面積腸壞死併發多臟器功能衰竭
繼1月19日通過官微發佈“幗幗花生母女死亡公告”之後,上海野生動物園管理運營方——上海野生動物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下文簡稱上野)再未“發聲”。上野當日的微博證實,21歲的大熊貓“幗幗”和幼崽“花生”突發重病,經全力救治無效後,分別於2016年12月26日和12月31日離世。
值得注意的是,幗幗母女逝世19天后才公佈消息。上野為何延遲公佈死訊?幗幗母女患病後,上野是否按熊貓借展的規定向主管部門進行了彙報?還有,面對“十年5隻熊貓在你們這裡死去”的網友質疑,上野又如何回應?
1月22日下午,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走進上海野生動物園,對話了該公司企劃部經理陶鋒原。
對於緣何近年多只熊貓在該園病亡,陶鋒原認為,這是“數量與概率”的問題。他同時表示,“我們不可能説為了商業,而把保護給放棄掉,這是永遠不可能的”。當天,陶鋒原還證實,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確繫上野公司兩個股東之一。
1問數量
幗幗母女去世後上野到底還有多少只熊貓?
1月22日,記者在上海野生動物園熊貓館內,只看到了3隻熊貓。當記者向陶鋒原求證熊貓數量時,得到的數據卻含混不清。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幗幗花生母女去世後,如今館內到底還有多少只大熊貓?
陶鋒原:5隻。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我怎麼只看到了3隻在展區?5隻都在嗎?
陶鋒原:都在。你看到的3隻,在熊貓館內。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花生多久出生的?
陶鋒原:去年7月9日。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什麼時候開始跟公眾見面?
陶鋒原:應該兩個月多一點。每天大概半個小時左右。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剛才你説有5隻。如果將幗幗母女計算在內,館內應該是7隻?
陶鋒原:不能這樣説,因為我們每個階段的熊貓説法都是不一樣的。有3隻熊貓應該是1月份送回四川基地了。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為何要送回去?
陶鋒原:合約時間到了。館內熊貓數量,每個階段是不一樣的,我不能確定。包括12月份的話,加上這3隻,現在5隻,應該有10隻的樣子。
2問能力
上野是否擁有大熊貓飼養和繁育技術?
按國家林業局頒布的《大熊貓國內借展管理規定》,大熊貓借展,借入方應具備與馴養繁殖大熊貓相適應的資金、設施和人員等條件,取得具有大熊貓物種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
借展期間,借展大熊貓發生受傷、患病等突發事件,借入方應通知借出方,及時採取救護措施,並報告所在地縣級以上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借展大熊貓發生傷殘、死亡等重大突發事件,借入方應立即通知借出方並報告所在地省級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家林業局。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上野現在是否擁有大熊貓飼養和繁育的技術?
陶鋒原:您指哪個階段?從花生在我們這兒,出生到後階段都是非常好的,都是非常健康的,包括中心這邊全程都有飼養員帶著,然後我們雙方來做這樣一件事情。花生這次去世,我們總體分析下來,是幗幗因為生病,我們把它進行隔離。隔離以前,花生是純母乳,他沒有吃過其他任何東西,飲食結構變化,可能對它的消化系統會有點不一樣了。因為一旦隔離,它必須要吃東西,我們又沒有幗幗的奶給它吃,然後就以人工配方奶的形式餵養,它最終的死因是腸扭轉。
3問遲報
幗幗母女去世後為什麼延遲19天公佈死訊?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有質疑稱,花生出生兩個月就開始與公眾見面,而且你剛才講了是每天半個小時。其生病與這個有關聯嗎?
陶鋒原:與公眾見面時間這個不確定,不是説每天。(其生病)與這個沒有關係。你説與公眾見面有關的話,我們展館其實從(去年)11月底已在裝修了,在這之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它整個發病是在12月23日,出現病症的。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為什麼會延遲公佈死亡情況?
陶鋒原:因為它們兩個死亡後,我們把相關的一些解剖分析後,有一些病理做一些實驗式的分析,看有沒有其他相關問題。
4問死因
幗幗母女生病是否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關於這對熊貓母女生病與死亡,你們向當地野生動物保護行政部門報告了嗎?
陶鋒原:這個我們應該會報上去。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你的意思是沒有先直接上報嗎?
陶鋒原:這個我們會按法律程式上報,這個有沒有法定程式,我不是特別清楚,但是我們每一個熊貓死亡的話,都會向林業部門報告。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是生病後就報,還是死了就報,或是確定死因之後再報?
陶鋒原:確定最終死因以後我們會報。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按照《大熊貓國內借展管理規定》第十二條,幗幗母女生病後,你們向浦東新區林業站野保部門報告了嗎?
陶鋒原:這個有口頭彙報,口頭彙報肯定是第一時間報的,包括在生病過程中我們也是及時彙報的。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除幗幗母女外,有網友指出,還有幾隻大熊貓在這裡因病死去。這能説明你們已經擁有大熊貓飼養繁育保護能力嗎?
陶鋒原:我們肯定有這個能力。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網友質疑,“十年間有5隻大熊貓在這裡死去”。我們該如何評價你們的這個能力?
陶鋒原:其實我告訴你,很簡單,你可以去看其他幾個地方的動物園,(他們)養的熊貓都是一隻兩隻,因此這是數量和概率的問題。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因為養得多,所以就可能死得多?
陶鋒原:對啊,而且特別是像花生的死去,因為一歲的熊貓都是在危險期,它這次死於腸扭轉,也是熊貓比較多發的一種病。
5問關係
上野股東當中確有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通過工商註冊信息查詢獲知,上海野生動物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有兩個股東。在接受採訪時,陶鋒原對此予以了證實。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據工商註冊信息,你們公司有兩個股東?
陶鋒原:兩個股東沒有錯。一個是上海(申迪)集團,一個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你們與中國大熊貓研究保護中心又是什麼關係?
陶鋒原:只能説是一種合作關係吧!也不能這麼説,我也不是特別明白。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在你們公司門口,挂著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上海基地。這説明什麼?
陶鋒原:因為保護大熊貓的一個種群,採取的一種避免一個地方過度集中(的措施)。因為全部集中在四川,萬一有一種疫病發生,或者傳染病發生,就非常容易影響到一個種群的發展,所以準備在上海和北京、廣州建立基地,分散飼養,這個戰略我覺得應該是非常正確的。另外,北京、上海、廣州的醫療科技水準可能是在全國範圍最好的。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既然上海醫療水準很高。那麼,你們公司飼養的熊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因病去世?這次最為集中的是母女雙雙去世,這是偶然還是必然?
陶鋒原:是偶然現象。因為作為熊貓來説,其實主要還是疾病。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上海野生動物園是商業盈利機構嗎?
陶鋒原:我們屬國有企業性質。企業性質是需要盈利的,對於我們來説,是自負盈虧的。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你覺得動物園左手商業右手保護的現象,是否會失衡?
陶鋒原:保護永遠是第一的。我們不可能説為了商業而去把保護給放棄掉,這是永遠不可能的。
記者求證
有沒有調查熊貓之死?浦東新區林業站:還沒有
熊貓母女死亡事件發生後,上海野生動物園、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和國家林業局依次給予回應。不過,作為屬地直接行業管轄地,上海野生動物管理部門卻一直未發聲。幗幗花生母女生病、死亡之後,上海野生動物園是否向管轄權所在的野生動物保護行政部門報告呢?
1月23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先後向上海野生動物園所在地——浦東新區宣橋鎮林業站、浦東新區林業站野保科科長顧建明(音)予以求證。
宣橋鎮林業站:上野太大平時無聯繫
上海野生動物園位於浦東新區南六公路178號。這裡距離宣橋鎮政府不超過十分鐘車程。宣橋鎮林業站辦公室就在鎮政府大院內。
1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宣橋鎮林業站。該站一位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屬地管轄權,上海野生動物園應隸屬該林業站。不過,上海野生動物園平時卻不怎麼與他們聯繫。即使該動物園內發生了野生動物患病、死亡等事件,對方也不會主動向他們報告。林業站儘管也去上海野生動物園例行檢查,不過,主要是配合區裏面去檢查。“可能是嫌棄我們這個站太小了,畢竟這個動物園是市級的。建議你找區林業站問問。”
浦東新區林業站:生病沒報死了才報告
當記者向東新區宣橋鎮林業站、浦東新區林業站野保科科長顧建明求證大熊貓幗幗花生生病,上海野生動物園向你報告了嗎時,顧建明説“生病的時候沒有。”他告訴記者:“生病,他們自己有獸醫院的嘛,我們又不能給他們看的,他們自己內部的事情。”
當記者問到:“是在醫院死的時候報了嗎?”他説:“他們以文件過來的。我這幾天在外面,反正他們辦公室給我説有一個野生動物(園)的報告。”
當記者向他求證“網上有説法稱,這個野生動物園十年間有多只大熊貓死亡。有説是四隻,有説是五隻。請問具體是多少只?”時,顧建明稱只有幗幗花生母女死於上野。他説:“近十年來,熊貓館才開了多久?網友在瞎説啥,以前沒有熊貓的,後來世博會以後,這個動物園才開始有熊貓。”此外,他稱目前掌握的情況是以前沒有大熊貓死於上野。
幗幗花生母女死亡已有二十多天了,相關部門是否開始調查動物園是否存在操作不當、管理不善等問題?對此,顧建明稱“這個還沒有。”面對記者的問題“你們會調查嗎?”他説:“我們到時候會去聽聽他們的情況和原因。”
新聞亮評
熊貓之死,豈是冰冷抽象概率問題
“每一個人都不僅僅是他自己。他還是與世上諸多事件相交匯的一點,這個交匯只有一次,而這一點獨一無二,意味深長,卓越超群。”——赫曼·黑塞
人是萬物的尺度。萬事萬物,宗法自然。不是説人天然就具有超越性,超然物外,唯吾獨尊。説到底,生物性才是人之根本。
人的精神性,相比動物原始的生物性,其全方位的主宰和優越感,如何體現呢?就自然生態和諧共存而言,萬物平等理念的普及,動物福利保障和踐行,瀕危物種的保護繁育,研究推廣,這些才是體現人之為人,人的精神價值高於萬物,文明尺度,堪稱表率的最根本之處。
可惜,揆諸現實,汗顏羞慚——前有上野熊貓死得蹊蹺,後有杭野疑似鞭笞白虎的殘暴。一隻熊貓之死,令人痛心;兩隻熊貓之死,舉國震驚;五隻熊貓之死,難道就只是一個所謂“數字概率”問題了麼?這種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的回答,比國寶蹊蹺病夭更戳心戳肺。這和冷血的“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萬個人是統計數字”的翻版有何區別?
上野回應的話裏話外所謂“養得多死得多”,咱就算退 一萬步認了這個數字概率邏輯,那和川陜有野生種群的地區相比呢?頂峰時十隻的數量和上述娘家地區能有可比性麼?這些地方特定養殖單位內,除去不可控天災因素外,短期或都難破這個高致病高死亡率的“概率”紀錄吧?
而北上廣設的保護研究中心,顧名思義,首先是為了保護研究,是為了種群繁育和科研保護。如果患病期都還涉嫌商業展出,斂財目的,或者患病後報備、救治等流程、責任都還模糊不清,那就算北上廣地區技術確實高精尖,那也和熊貓外借外展,甚至專設的異地保護中心制度初衷相悖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