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歷史的經典 老鳳祥發展“七字真經”

2017-03-01 14:21:22|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敢想、敢做、敢突破。從2001年我帶領老鳳祥班子開始,就提出了這七個字。今天,面對全球化的競爭,這七個字將繼續引領老鳳祥前行。”老鳳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力華説,“我們已經為創始於1848年的民族品牌老鳳祥制定了一個中長期目標,這就是在十三五末,老鳳祥要成為大中華區第一的黃金珠寶品牌,而到十四五末,老鳳祥要進入世界五百強。”

  鳳凰涅槃 重生翱翔

  作為上海老鳳祥銀樓的前身——鳳祥裕記銀樓于1848年(清道光28年)初創,是我國銀樓業興旺發展的産物。其地處南市大東門(今方浜中路),于1886年(清光緒12年)遷至南京路望平街,更號為“怡記”。此後曾相繼更號為“植記”和“慶記”,于1908年(光緒34年)遷址南京東路(南京東路432號),重新恢復“裕記”號。這一舊址一直延續至今。

【品牌商家圖】跨越歷史的經典 老鳳祥發展“七字真經”

圖説:老鳳祥鎮店之寶“八仙葫蘆”。新民晚報記者陳夢澤 攝

  1919年,老鳳祥的傳人費祖壽繼承父業,從其父費汝明手上接任老鳳祥銀樓經理,一幹就是幾十年。以“千方百計適應顧客心理,並滿足其需要”為經營之道,精於産品、誠于服務,當時的達官貴人都將老鳳祥的金銀器物視為身份的象徵。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典禮時,友人特請老鳳祥名師為杜月笙製作了似同中型水缸大小的銀鼎作為禮品,這也是老鳳祥銀樓所獨創,實力為同業所不及。

  中國古代金銀製品的製作技藝博大精深,老鳳祥較為完整地汲取了中國傳統手工製作技藝的精華,如:泥塑、翻模、制殼、焊接、精雕等,以及抬壓、扳金、拗絲和雕琢等各種技法。鎏金,這一古老的工藝,也在老鳳祥中保留著。新中國成立之後,北京人民大會堂和上海中蘇友好大廈等知名建築,都邀請老鳳祥為紅星鎏金。由薩馬蘭奇頒發的中國最早的兩枚奧運勳章,也是由老鳳祥大師們手工精心打造的。

  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可以這樣説,翻開新中國的黃金工藝史,老鳳祥絕對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上世紀90年代後期,受到市場經濟的衝擊,多家老字號瀕臨破産,這時也是老鳳祥最艱難的時期之一。擺在原中國第一鉛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石力華面前的老鳳祥,已經是“傷痕纍纍”。

  “接手老鳳祥時,確實危機重重。2001年,陷入困境中的老鳳祥銷售額僅為7.1億元,賬面利潤為500多萬元。”石力華説,“敢想、敢做、敢突破,這七個字是正是當時老鳳祥延續至今的企業經營指導思想的精髓。老鳳祥從傳統的‘黃金、鉑金、鑽石、白銀’老四大類首飾,向黃金、白銀、鉑金、鑽石、白玉、翡翠、珍珠、金鑲玉、有色寶石、琺瑯、紅珊瑚等多品類首飾,以及牙雕、K金眼鏡、工藝旅遊紀念品等轉變。2004年,老鳳祥上交國家的稅金為0.93億元,而到了2016年已經到了10.40億元,累計上交稅金達到了64.09億元。同時,通過給國家股的送股、分紅累計為國資增收近64億元。兩者相加等於上交國資近120億元。”

  為鳳築巢 築巢引鳳

  2005年,上海媒體刊出《10萬年薪+持股分紅 老鳳祥重金聘首席》一文,其中提到中國最年輕的工藝美術大師張心一持有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100萬股內部職工股,成為當時上海企業對技術人員最大的激勵。

  “我們的經營者群體、高級設計人員等都擁有公司股份,都是公司的股東。”據石力華介紹,老鳳祥以集聚人才、用好人才作為百年品牌管理機制創新的抓手,組建混合所有制單體,創設職工持股會,引入經營管理者和技術骨幹持股的內部激勵機制,在業內率先實行“設計師、技師、製作工、營業員”四大首席聘任制和一、二、三級的梯隊遞進體系,創建了大師原創工作室,實施分配激勵向關鍵崗位、關鍵人才重點傾斜,員工收入分配與工作業績掛鉤等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建立起了“利益共享、風險同擔”的激勵機制, 為企業用人、育人、留人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極大地激發與調動了各類人才投身於企業創新轉型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過去,人們談到老鳳祥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國最年輕的工藝美術大師張心一、最早在國際上獲殊榮的工藝美術大師張京羊等。今天,中青年已經成為了老鳳祥的中堅力量。80後的上海大學雕塑係碩士研究生周天應,進入老鳳祥僅僅幾年時間,如今已是金銀細工的第七代傳人;18歲就進入老鳳祥,至今已工作了20多年的黃雯,是老鳳祥設計中心副主任,也是上海年輕的市級工藝美術大師。在老鳳祥4000多名員工中技術人員佔20%,設計師平均年齡30歲,從事蠟雕、起版、鑲嵌、玉雕、牙雕等技藝的工匠,大都是有本科以上學歷的80後。

【品牌商家圖】跨越歷史的經典 老鳳祥發展“七字真經”

圖説:老鳳祥的金銀細工工作室同時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基地。新民晚報記者陳夢澤 攝

  迪士尼授權老鳳祥設計了200多件迪士尼珠寶首飾産品,擔綱領銜的設計師大都是85後;2016年5月,老鳳祥在城隍廟旗艦店揭牌成立“老鳳祥名師高級定制”,坐堂的有市級與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還有20多位年輕設計師,年齡較小的是1992年生人。

  在傳承傳統文化技藝的同時,老鳳祥更不乏創新時尚人才,通過“名師帶高徒”、技能比賽、校企合作培養、優先到國外參觀、考察等辦法和措施,不僅扭轉了企業一度人才外流的現象,而且還吸引了部分流出人才的回歸和一批從歐美、日本等留學海外歸來的青年才俊加入創新團隊。目前公司擁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7人、市級工藝美術大師16人,各類中高級技師114人,中高級人才居行業第一。

  鳳舞神州 祥瑞全球

  1847年,卡地亞誕生;1848年,老鳳祥始創。在石力華的心目中,老鳳祥不僅要成為老字號中的“翹楚”,更要成為國際知名珠寶首飾品牌。

  1999年,世界黃金協會舉辦了一場 “亞洲千禧永恒金設計大賽”,在全國乃至全亞洲範圍內徵集優秀的黃金首飾作品。老鳳祥派出實力幹將參賽,最終在20多個中國區和亞洲區獎項中斬獲15個。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宋菁的《柔情》,當時年僅20多歲的黃雯的《世紀形態》及另一位設計師的《交響樂》,獲得了大獎。3套首飾以4萬美金的價格轉讓給了南非黃金博物館,這在當時幾乎是一件無法想像的事,老鳳祥的品牌靠創意又一次聲名鵲起、遠播海外。

【品牌商家圖】跨越歷史的經典 老鳳祥發展“七字真經”

圖説:老鳳祥的工作人員正在使用3D印表機製作工藝品。新民晚報記者陳夢澤 攝

  在國際大賽中獲獎,僅僅是老鳳祥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2012年,在香港的一場珠寶拍賣會上,一條罕見23粒大顆天然翡翠珠鏈成交價為1.06億港元,創出翡翠單件珠寶拍賣的新紀錄。這條由老鳳祥提供的珠鏈由23顆直徑在17.35毫米至20 .71毫米之間的翡翠珠組成,珠粒鮮綠透明、質地細膩、形狀飽滿,讓業界對於老鳳祥翡翠的品質刮目相看。

  “中國的市場和歐美市場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品種結構不一樣。中國的珠寶市場達4000多億,其中黃金飾品佔80%以上,而美國約1000億美元的珠寶首飾中,鑽石飾品佔到70%以上。”石力華説,“除了追求一定的銷售數量,也要向歐美國家學習,爭取進行一些重大的結構調整和商業調整。”

  2012年1月,老鳳祥珠寶香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運營,為海外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12年8月,老鳳祥走出國門,在澳大利亞悉尼開設了第一家海外特許專賣店;2013年10月,老鳳祥珠寶美國有限公司成立,2014年12月,老鳳祥在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專賣店正式開業;2015年9月,老鳳祥加拿大珠寶有限公司和溫哥華的銀樓開業。2016年9月28日,老鳳祥在香港的第六家門店—沙田分店開業。

  在國內銷售網點達到近3000家,基本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老鳳祥由“民族珠寶首飾業的領軍品牌向國際著名品牌”發展的戰略目標正穩步推進。老鳳祥品牌也在發展中不斷昇華,並多次入圍《財富》“中國500強”“全球100大奢侈品公司排行榜”,連續12年名列世界品牌實驗室主辦的世界品牌大會“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2016年品牌價值達222.91億元。

  老鳳祥首席發言人王恩生説,“創意拉動設計、文化創造價值、技藝引領潮流、服務取得信賴、品牌行銷贏得市場。老鳳祥的品牌創新的發展之路證明,只有堅持創新驅動、堅持轉型發展,堅持倡導和發揚‘敢想、敢做、敢突破’的精神,從企業傳統發展的模式中尋找突破口,百年老品牌才能保持青春與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持續、高速、健康的發展。”

  記者手記》》

  老字號需要好的機制

  當年,未帶任何部下從第一鉛筆來到老鳳祥當總經理的石力華保留了原老鳳祥所有的管理團隊,但改變了管理、技術、行銷人才原來大鍋飯的分配體制,不僅提升了薪酬水準,還讓100多位經營層和技術人員持股,這比如今倡導的混合所有制早了近十五年。

  多年曆史積澱的老鳳祥已經形成了多品類珠寶首飾生産、加工、銷售等的完整産業鏈。除了品牌與渠道的優勢,老鳳祥旗下還有各種類型的專業首飾加工廠、創意設計中心、研究所、博物館、檢測站、拍賣行、典當行等,齊全的品類和加工産業鏈是國內其他珠寶首飾企業所沒有的。特別是兩年前投資上馬的老鳳祥珠寶首飾(東莞)有限公司,當年投資當年盈利,如今已能年産50噸以上成品首飾。老鳳祥的不少子公司甚至已經成為了業界的領軍企業,像上海工美拍賣行,自1995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做文化做品位,立足海派建立自己的品牌,有足夠的積累,有紮實的步伐。在其總經理廉亮看來,“有文化底蘊的,有歷史淵源的,才能成為拍品,並成為未來拍賣的主流。”

  資本屬性並不能改變企業的命運,好的機制才是企業基業長青的保障,老鳳祥的發展印證了這一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