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卞根琴:憑良心做“阿姨奶茶”

2017-03-07 15:03:01|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卞根琴這個名字,很多人也許並不知道,但一提她經營的“阿姨奶茶”,江浙一帶很多人知道這是“網紅”。三十多年了,卞阿姨賣奶茶沒離開過霍山路,早已是提籃橋飲食圈裏一塊響噹噹的牌子。這幾年,拿到了經營執照、衛生許可證,註冊了商標,她的生意也得以“黑轉正”。顧客提著奶茶走進附近的地鐵站,安檢人員一見,就像見到老朋友似的説:“格奶茶老好吃額。”長住提籃橋這一帶的人都知道,這位今年63歲、頭髮已花白的老人守著奶茶鋪已有大半輩子了。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粉絲為卞阿姨製作的圖片。新民晚報海外版供圖

  生意好:門口排隊

  卞根琴小時候,她的母親和奶奶就在霍山公園門口擺攤,賣赤豆藕粉桂花羹和酸辣菜。於是,1992年,當卞根琴面臨下崗的時候,家人就提議:不如在家門口用流動車擺個小攤吧。卞阿姨拾起“家傳”的老行當:賣綠豆湯、水果羹、血糯米等甜點和飲品。

  最早賣的並不是奶茶,而是赤豆藕粉甜羹,1元錢一小杯。想起當初的光景,卞根琴哧哧地笑了,説自己像“高級乞丐”,人來人往都是住在附近熟識的人,“多不好意思”。她的甜羹,別看杯子小,但料足,尤其受附近中小學生的喜愛。

  台灣珍珠奶茶走紅不久,她趕上了這趟時髦,流動車裏多了新的主角——奶茶。從一開始的小杯1元、中杯2元,到後來的3元、5元、7元,再到現如今10元上下一杯,生意越做越好。工作日中午12點多是高峰,周邊上班的白領在門口排起長隊;週末下午1點到5點,有人特地開著車托家帶口地來,就為了買一杯奶茶喝。店裏也送外賣,最遠的送過黃浦江,一直送到對岸的擺渡口,順利的話趕上一班擺渡船,去一趟也要一小時。“都是認識很久的顧客了,總歸送的。”卞根琴説,等在黃浦江對岸擺渡口的這些顧客,原先就在奶茶店附近上班,後來跳槽去了陸家嘴,趁中午吃飯的空檔好不容易溜出來,買上一杯。

  “我的生意能有今天,多虧了新老顧客,那些吃我的奶茶長大的,又帶來了新的顧客。” “囝囝,叫外婆。爸爸小辰光就在格搭買奶茶了。”市民陳先生帶著5歲的兒子來尋訪兒時記憶中的奶茶店。也有媽媽把女兒帶來對她説,“喏,儂在姆媽肚皮裏的辰光,就吃格搭的奶茶來。”

  有些人從國外回來,想再嘗到小時候的味道,特意來老地方找卞根琴的奶茶鋪,一見面就驚喜地説:“阿姨,儂還在格搭啊?”

  從霍山路83號門口當“馬路遊擊隊”,到對面弄堂口擺攤,再到旁邊50米遠的北京飯店一樓的門面房,之後搬到如今的霍山路68號,卞根琴基本上在一百米內轉悠,沒挪過窩。

  卞根琴的生意一直主要靠自己操持,起初老母親也只是搭把手,做做掃尾收拾的活兒。如今,“阿姨奶茶”每天從上午9點半開到晚上8點左右,但卞根琴清晨6點就起來做準備工作了,“不然來不及”。即使生病、開刀,她心心唸唸的也是奶茶。卞根琴患股骨頭壞死,她説這是年輕時進了風寒落下的病。那時媽媽讓多穿棉褲,她不肯,覺得幹活不方便,而今在店裏站久了,從腿酸到腰。難怪兩個二十幾歲的小夥子買了奶茶,還不忘提醒一聲:“阿姨,天冷了,少站站啊!”她的甲狀腺也開過刀。即便在住院開刀的日子裏,她也要電話“遙控”店裏的小工。做好手術後才半個月,她就回到店裏了。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年歲大了,卞根琴仍堅持每天顧店。新民晚報海外版供圖

  憑良心:貨真價實

  市面上奶茶店隨處可見,卞根琴只是淡淡地説:“生意大家做。叫我一個人做,我也做不動。就是東西要做得好一點,衛生一點。”

  她做生意從不推銷不降價。周圍很多奶茶連鎖店搞打折促銷熱鬧得很,但店開了沒多久就關了。“做奶茶,關鍵是貨真價實。”

  她家不管做什麼都不加添加劑,製作過程中要控制好溫度、火候,材料存放要講究貯藏條件,這些門道都是卞根琴從小跟著奶奶、媽媽學來的。“外面有的奶茶裏面放添加劑,賣的人不在乎,反正東西壞不了。我也吃過別家的奶茶,加了添加劑的,我一吃就知道,味道兩樣的。”

  卞根琴賣的檸檬茶,檸檬主要用進口的,自己腌。偶爾有一次,她買了便宜點的本地檸檬來做,顧客品嘗後説:“阿姨,這個茶哪能味道變脫了?”卞根琴想想,因為這個檸檬回味有點苦,不及價格高的檸檬回味酸中帶甜口感好。打那以後,她就不敢貪這個便宜了。不僅如此,“阿姨奶茶”用到的圓子都是她親手做的圓子,酒釀也是自己做的。這些手藝她先是看著母親做,“看多了就會了”。再有,不少人家的綠豆湯是衝出來的,卞根琴卻是幹貨蒸出來的,保留了原汁原味,吃過的人都叫好。

  卞根琴不管開發什麼新品,裏面總愛放一把糯米。“老早阿拉附近有爿綠葉點心店,賣啤酒杯子裝的綠豆湯。格辰光我發寒熱(發燒),阿拉爺給我3分洋鈿買一碗吃。這綠豆湯真好吃,裏廂擺的就是糯米。”

  “黑轉正”:註冊商標

  起初,流動車擺在霍山路83號門口。當“馬路遊擊隊”的日子總是提心吊膽,經常碰到主管部門來整治。後來,因為霍山路83號的房子本身也是違章搭建,房子拆了,卞根琴又搬到馬路對面的弄堂口。“格辰光攤頭旁邊有個廁所。兩個小姑娘喊我‘廁所奶茶’。我講,‘廁所奶茶’多難聽啊,你們下趟叫我‘阿姨奶茶’。‘阿姨奶茶’就是這樣喊出來的。”但是,沒有經營執照、衛生許可證,卞根琴經常接到有關部門的電話警告。

  當地城管執法部門希望這些攤販既能保持原有的特色,又能合法合規經營。根據“引攤入市”“變堵為疏”的整治思路,城管為卞根琴找到了位於北京飯店一樓的門面房,飯店同意將店面長租給她開奶茶鋪。門面房離當時擺攤的弄堂口很近,慕名而來的食客也很好找。雖説多了租金支出,但經營合規了,卞根琴再也不愁“被整治”了。

  兩年前,上海街邊忽然出現一家家“阿姨奶茶專賣”,甚至在杭州、無錫也遍地開花。“這些行業有個共同特點,就是沒有技術含量,沒有門檻;這一特點直接導致同質競爭過於激烈,市場供過於求,行業性虧損。”看到自己辛苦經營的小本生意被人山寨,卞根琴也“胸悶”,但要維權難度頗大。2013年底,在兒子趙舫舟的努力下,“阿姨奶茶”終於申請到了註冊商標。

  如今在網上可以搜到“阿姨奶茶”的微博,微博名稱下寫著“上海卞根琴餐飲管理經營部”。裏面發了一段“阿姨奶茶正式聲明”,寫道:上海阿姨奶茶(中國)有限公司是“阿姨奶茶LOGO”的商標權利人。

  生意做大了,店面規模卻還是小小的。卞根琴説,現在霍山路68號店員總共四五個人,基本上都是親戚。北京飯店的門面房仍叫“阿姨奶茶”,但已經承包出去了,除此之外她沒開分店。

  在趙舫舟看來,媽媽沒有開連鎖店、擴大經營,是有多種原因的。“首先,媽媽沒有經營理念,只知道固守一隅,做著良心生意,保證食材新鮮是她最大的驕傲。其次,媽媽的思想比較保守,怕店開多了難以保證品質,影響口感。這種手把手烹煮出來的東西是很難複製的,不是靠加多少奶和糖的程式化模式可以翻版的。”

  新民晚報記者 張家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