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家企業開售蛋黃肉松青糰:單盒價上漲2元

2017-03-08 08:48:13|來源:東方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據《勞動報》報道,近日,“網紅”杏花樓蛋黃肉松青糰正式開售,引來了不少消費者排隊購買。記者了解到,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排隊時間明顯縮短,大約只需一個多小時,青糰的單盒價格也上漲了2元。業內人士分析稱,網紅青糰火爆程度略有退燒,一方面是因為企業的供應模式有了些變化,另一方面,今年申城有近10家企業都推出了蛋黃肉松青糰,一定上分羹了“網紅”效應帶來的紅利。

  黃牛加價30元乏人問津

  “青糰要嗎?不用排隊。”記者昨天在福州路杏花樓總店門口看到,5名黃牛正在隊伍前兜售手中的蛋黃肉松青糰。一位黃牛告訴記者,原價50元一盒的青糰現售價80元,如果購買兩盒,則可以150元成交。不過長達近一個小時的時間,2盒青糰依舊沒能售出。他叼著煙,悻悻地轉到了隊伍的另一頭。

  和去年相比,今年黃牛的生意並不那麼好做了。去年炒到200元仍有人購買,而今年150元就乏人問津,因為排隊的時間縮短了。記者了解到,今年的限購措施從去年的最多5盒降至2盒,再加上企業增加了銷售門店,又推出網絡平臺搶購,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流的效果。消費者李女士昨天特意拖著女兒來買了4盒。“大概排了一個半小時,兩盒送人,兩盒留著自己吃。”記者看到,昨天中午杏花樓總店門前排隊購買蛋黃肉松青糰的消費者大約有70人,相比于去年最火爆時排隊6個小時以上,明顯“降溫”不少。

  杏花樓相關人士介紹稱,鹹蛋黃肉松青糰目前依舊是限量供應。“在杏花樓福州路總店每天供應3萬多只,預計到3月中旬,這款青糰的産量有望提升到每天5萬隻。”

  “一味模倣無法成功”

  “傳統的青糰是甜的,豆沙餡。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蛋黃肉松餡會一夜之間成為網紅。”上海糖制食品協會秘書長陳鳳蔚表示,隨著杏花樓的這款青糰去年一炮而紅,市場上不少企業都競相推出同款青糰,分羹市場。

  昨天記者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看到,新雅粵菜館的青糰銷售窗口前,綠色海報上也貼著“網紅”字樣,真老大房同樣也推出蛋黃肉松青糰,標價僅為40元6隻。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包括杏花樓、新雅粵菜館、王家沙、真老大房、滄浪亭、沈大成、大壺春、五芳齋等近十家企業開售蛋黃肉松青糰。

  蛋黃肉鬆口味將會顛覆市場格局?業內人士卻並不以為然。陳鳳蔚表示,蛋黃肉松青糰由於可複製性強,去年一舉成為網紅後,吸引了不少企業效倣,但是長久來看,青糰作為傳統食品,甜青糰仍將保持在重要位置。王家沙總經理蔡宏傑也認為,網紅無法顛覆傳統。“我們推出蛋黃肉松青糰也已經有好幾年了。老字號的傳統其實包含了傳承和創新,傳統有了創新才會有生命力。”

  記者從沈大成了解到,自去年,企業就推出了蛋黃肉松青糰。“和杏花樓相比,我們有零售,而且口味也有一定的區別。”沈大成銷售負責人萬年妹告訴記者,雖然蛋黃肉松青糰賣得不錯,但是豆沙餡青糰依舊佔據主流,每天可賣出近萬隻,佔比超過5成。“青糰市場就是各家有各家的特色,一味模倣是無法成功的。”

  青糰銷售時間延長1個月

  有意思的是,今年市場上的“青糰大戰”有望開始得比往年早、結束得比往年晚。萬年妹告訴記者,青糰的銷售週期今年將有所延長。“往年青糰從正月十五左右賣到6月份大約可供應近5個月時間,今年由於春節來得較早,且現在麥青汁可以進行冷櫃保存,延長了使用期限,使得青糰能夠比去年延長1個月的銷售時間。”

  作為上海目前唯一一家專業生産麥青汁的企業,上海喬康種植園園長俞炳章表示,今年自年初八起,麥青汁就已銷售到市場上,預計供應到4月20日。“相比于艾草,麥青汁有著天然的清香,再加上從早上6點我們這裡收割到晚上5點就可以運進食品廠,間隔只有短短十幾個小時,非常新鮮。”據其透露,今年麥青汁的供應量較去年增加了1成。

  需求的不斷增長也讓青糰供應的高峰時段不斷拉長。不少青糰銷售企業都表示,從3月初到4月中旬這長達一個半月的時間,青糰都是“緊俏貨”。“原本只是一個季節性的小點心,現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雖然銷售時間延長,口味也更加豐富,但麥青汁長時間儲存可能會流失香味,且供應有週期性,要想一年四季都吃到青糰,還是有難度的。”俞炳章説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