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佈的上海老年人口數據令人鼓舞:上海人均預期壽命再創新高,超過83歲,緊追全球最高人均預期壽命國家日本(83.7歲)和瑞士(83.4歲);也是最近,一份與上海2000多萬市民健康息息相關的《“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開始廣泛徵求意見,目標是將上海打造成全球健康城市典範。
很多人説,生活在上海是幸福的。幸福的背後,醫療就是一道不可或缺的“保護屏”。新一輪醫改啟動以來,上海作為全國省級綜合醫改試點省份,針對這一世界性難題,從群眾反映的痛點、難點、關注問題入手,推出一系列深化醫改的措施。優化醫療資源科學佈局、探索構建分級診療制度、提速醫療衛生信息化……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切實把改革成果轉化為廣大市民群眾的健康福祉和獲得感。
“5+3+1”佈局,好醫院開到家門口
“醫生,快救救我的孩子!”3月18日晚9點多,一聲哭喊傳到位於臨港的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東院的急診大廳。孩子誤吞了一塊大骨頭,正橫亙在下咽部聲門上和食管入口處,必須爭分奪秒取出,否則患兒將窒息而亡。麻醉科急會診、面罩吸氧、開通靜脈通路……最終,骨頭被取出,患兒轉危為安。“要是家門口沒這家大醫院,孩子的生命可能就保不住了。”
家長對醫院有道不完的感謝。
這四年來,駐守上海最東頭的臨港,市六東院在緩解兒科“看病難”、在重大急危重患者搶救方面,日益發揮出郊區新建醫院“保一方安康”的重要功能。
其背後,是上海優化醫療資源佈局的重要落子,即實施郊區三級醫院建設“5+3+1”項目(新建5家、提升等級3家、遷建1家)。這其中就包括市六醫院在臨港、長征醫院在曹路鎮、仁濟醫院在浦江鎮、華山醫院在顧村、瑞金醫院在嘉定分別新建5家三級醫院。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最大規模醫療資源布點調整,是上海促進城鄉醫療均衡發展、提升郊區居民享有優質醫療服務可及性的重大戰略決策。目前,已有8個項目竣工投用,實現了上海每個郊區至少有一家三級綜合醫院。
醫療佈局的探索腳步遠不止此。上海加強規劃引領和政策引導,推動部分二級醫院功能轉型,目前已正式轉型為康復醫院的醫療機構有4家,籌建轉型的醫療機構2家。
“1+1+1”簽約,好醫生來到居民中
科學佈局全市醫療資源的同時,上海在基層醫療上深度推進。
家住嘉定的病人韋老伯雙下肢癱瘓,長期臥床,還有高血壓、糖尿病。馬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翁立立每天早上提前15分鐘出門,先到老伯家,把每天的藥安排好,慢慢地,老伯的血壓、血糖控制好了。漸漸地,鄰居都知道了,也希望家裏有一個“醫生朋友”,排隊找小翁醫生簽約“1+1+1”。
這是去年上海深化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中啟動的創新分級診療模式:以家庭醫生為基礎,每位居民與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家區級醫院+一家市級醫院組合簽約。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簽約居民共130萬人,簽約居民在“1+1+1”組合內就診比例近80%,在簽約社區就診比例超過60%。
以往,醫學生畢業後“從教室直接到醫院”,三五年後臨床醫療水準差異很大,2010年起,上海在全國率先實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醫學畢業生要經規培後才能進醫院。有學者説,規培制度很大程度就是在“強基層”,“三甲醫院在給下級醫院培養人”,其深遠效力在於將為病人提供更優質、均衡的醫療。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上海模式”已傳到全國。優秀醫學畢業生不斷充實到社區,提升著上海社區醫療的水準。最新數據顯示,全市已有註冊全科醫師5000余人,本科學歷佔46%。
200億條診療數據,智慧醫療讓改革提速
大數據時代,上海還在全國率先實現市區公立醫療衛生機構互聯互通。
江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蔣良華手機裏,有一個上海市社會衛生綜合改革管理雲平臺。裏面可實時看到閔行各社區乃至全市各區居民總簽約人數、就診次數、就診和轉診流向……這樣的數據能層層下鑽,具體到一名醫生的處方單。
目前,基於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衛生信息化工程,實現全市健康檔案數據整體入庫以及16個區、600多家醫療衛生機構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初步實現全市範圍的“兩個任何”,即任何居民和醫務人員,在任何聯網醫療衛生機構,在滿足業務規範的情況下可以調閱相關健康檔案。
上海還在推進更深層的“智慧醫療”腳步。市級數據中心已集聚近200億條衛生診療數據,一張CT掃描圖像、一個基因組序列文件、標準病理圖,在這座2000多萬人口的城市,衛生數據還以平均每天1800多萬條的速度增加著,健康大數據為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提供強大支撐。
用數據説話,上海將社區診療行為全部實現數據化。下一步,這個雲平臺就將推廣到上海的公立三級醫院。這是醫改中舉足輕重的一環,借力大數據科技,醫改提速,將讓百姓享受到更多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