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三三法”為創新發展鋪路

2017-04-20 08:54:33|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伊利“三三法”為創新發展鋪路 推進食品行業持續增長

  伊利“三三法”為創新發展鋪路推進食品行業持續增長

  東方網記者龍莉敏報道:“作為食品行業的從業者,我們清楚地感受到行業創新的壓力和緊迫性,這個壓力和緊迫性就來自於消費升級。”今天在上海召開的“食品飲料創新論壇FBIF2017”上,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如是説。

圖片默認標題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與會發言

  據悉,面對食品行業在消費升級的壓力下如何持續增長,伊利集團推出了創新“三三法”進行探路。“三三法”首先是“創新三問”:是否符合消費需求?是否順應消費趨勢?能否拓寬發展空間?伊利將其作為創新關鍵問題。

  為了從消費者那裏找到答案,伊利在實體渠道與沃爾瑪、華潤萬家、永輝等零售商深入合作,整合500多萬銷售終端、10億級消費者和數量龐大合作夥伴提供的信息,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消費者對不同品類乳製品的營養健康需求,進而滿足這些需求。除了實體渠道,伊利還基於互聯網全網消費者的超大量數據,搭建了一個大數據雷達平臺,這個平臺覆蓋了250多個數據源,有效數據量級達到全網90%以上。

  通過線上線下大數據集合而編織的“大網”,極力捕捉消費者細微的需求變化。比如,2015年伊利就升級了中國首個“母嬰生態圈”,消費者可以通過母嬰生態圈平臺隨時提問、對話專家、參與活動、O2O消費等。借助“懂媽媽需求”的母嬰服務生態系統,了解媽媽的深層次需求以及寶寶的營養健康狀態,為下一步進展提供依據。

  圖片默認標題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分享創新“三三法”

  有了從消費者那裏獲取的答案,伊利持續推動落實“三三法”中的創新實踐:管理創新+産品創新+品牌創新。近年來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伊利在管理創新方面也加速向全球拓展。這其中最佳的範例是伊利與SGS(瑞士通用公證行)、LRQA(英國勞氏品質認證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國天祥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進一步提升伊利食品品質安全風險控制的能力。

  有了管理創新的支持,有力地托起了産品創新。比如,伊利從2003年起就開展了母乳研究;2007年,建成中國首個母乳研究數據庫;2008年,伊利應用母乳數據庫研究成果,開發了“金領冠”系列嬰幼兒配方奶粉産品,做到了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的母乳化。可以説,金領冠嬰幼兒奶粉的成功,就來自伊利對於母乳研究的投入。

  與管理創新和産品創新相比,品牌創新無疑是難度最高的。在移動互聯時代,品牌迭代更新速度越來越快。這一方面必須不斷主動刷新、豐富自身的品牌戰線,另外一方面要講好中國乳業的品牌故事,讓品牌獲得更長久的生命力。在不久前發佈的“2017年度BrandFinance·全球乳製品品牌價值排行榜”和“2017年度BrandZ·中國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榜單”中,伊利蟬聯食品類品牌價值第一。

  伊利創新“三三法”包含創新認知和創新實踐兩大部分,是創新認知和創新實踐的高度結合,不斷的創新成為伊利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甚至已經上升到行業使命的高度。正如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所説:“伊利的使命,是不斷創新,一方面把中國乳業做大做強,加強中國乳業的國際話語權和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營養的優質乳,實現健康中國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