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位先天不足怎麼破?普陀一小區改為立體車位

2017-04-28 07:26:0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車位先天不足怎麼破?普陀一小區改平面車位為立體車位

  圖片默認標題

網絡圖

  “停車難”已經成為滬上居民小區面臨的普遍難題,晨報也連續對普陀和虹口的兩個居民小區創新的停車管理辦法進行了報道,他們的辦法主要立足於盤活現有資源。記者了解到,同樣是解決停車難,普陀區東新路99弄小區則提供了另外一種思路,他們將原有的地下停車庫改建成為立體停車庫,靠增量來彌補停車位缺口。

  東新路99弄小區與晨報報道過的東新路88弄小區僅有一路之隔,兩個小區均屬上海市普陀區長壽路街道,也是由同一個開發商開發。小區緊依蘇州河而建,東臨光復西路,南面毗鄰光復社區,北依凱旋北路。

  東新路99弄小區是一個新建小區,在2004年底,東新路88弄小區房屋交付使用;到了2009年,東新路99弄一部分房屋開始交付使用,另一部分尚在建設中。伴隨小區居民的入住增多,有車一族的“停車難”問題也開始凸顯。尤其是先入住的88弄小區,共有住戶2100多戶,但配套車位僅有不到1000個,車位配比先天不足。

  作為後開發的小區,東新路99弄小區吸取了88弄小區車位不足的前車之鑒,開發商開始考慮對99弄採取“後天補上”措施,希望通過增加車位數量的方式解決停車難問題。然而,在原有建設規劃不變的前提下,突破口只能是向空中要車位,將原來的平面車位改建成為雙層的立體車位。這樣改建之後,車位的數量就相當於擴容了一倍。

  建立體車庫,要闖四關

  選址關:活用原有地下車庫儘量減少變動

  利用空間改建立體車庫,從而實現車位增量,想法無疑是好的,但在實行中面臨著重重困難。首先面對的,是立體車庫的選址和改建資金來源問題。

  小區建立立體車庫,首先要選定一個能夠容納立體車庫的地方,究竟是地面還是地下,如果對小區原有規劃設施有影響的話,還涉及到規劃的變更及重新批准。例如,既有小區新建立體車庫如果減少小區綠化面積的,需經綠化部門審核;涉及大面積更改用地性質的,需規劃部門批准。

  東新路99弄小區在規劃建設時採取的是人車分離措施,小區停車都是停在地下車庫。開發商決定,立體車庫改建就在地下車庫基礎上進行,這樣涉及到的規劃變動就相當小。

  資金關:不用物業維修基金開發商自己掏錢

  改建立體車庫另一大問題是改造的資金究竟該誰來出?

  “這筆錢肯定不能從物業維修基金裏面出。”小區物業負責人表示,如果從小區維修基金裏面提取的話,沒車的業主肯定會反對。而指望政府補貼的話也不現實。最後,開發商決定自己掏錢改建。“地下車庫的産權本來就是開發商的,他們掏錢改建立體車庫,車位增加了,對開發商而言也是一種增值,房子也更好賣了。”

  通過專業人士對99弄地下車庫的勘查,最終確定有4個符合要求的區域,可以改建為立體機械車庫,從而增加200多個停車位。

  業主關:搭建平臺溝通挨家挨戶聽取意見

  在前期工作準備完畢之後,立體車庫的改建即將啟動。但是,問題又出現了,儘管改建立體車庫的出發點是緩解小區停車難,但由於開發商在未徵詢業主意見的情況下就想開工改造,遭到了大部分居民的反對,雙方矛盾凸顯。

  根據本市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停車規劃、建設和管理的若干意見》規定:在不影響小區安全、不佔用小區消防通道、綠化設施的前提下,經居住小區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可統籌利用小區的空余場地及相關空間,通過內部改造挖潛,改建擴建臨時停車設施。

  面對開發商和業主的矛盾,居民區黨支部和居委會得知後,及時在雙方之間搭建平臺,召開了“99弄地下車庫改造徵詢聽證會”,並以居務公開的形式,將詳細的改建細則和圖紙張貼在宣傳欄及樓道大廳。同時採取“上門徵詢,設攤改建諮詢”等方式挨家挨戶聽取居民意見。最終,有超過89%的業主簽字同意改建車庫。立體車庫的改建得以順利進行。

  定價關:居委會充當老娘舅業主終理解新定價

  歷經幾多波折,立體車庫終於改建完畢。然而,好事多磨。99弄車庫使用方案又起波折。2015年年底,開發商在未徵詢業主意見的前提下,擅自對99弄機架車位重新定價,由原先250元/月上漲至350元/月,並明確新的定價將從2016年1月1日起實施。

  這一決定在業主中炸開了鍋,業主們普遍認為,原先200個車位經過改造成了400個,收益已增加了一倍,再要漲價不合理,堅決不同意漲價。

  另一方面,開發商也有自己的苦衷:改建二層機架車位花費成本3600萬,如直接將車位賣給業主不僅可以收回成本,還凈賺1億,現在只是上調了每月停車費,也是為了讓更多的業主能停車,已經在收益方面做了讓步,得到的卻是業主的不理解。

  在矛盾激化的情況下,小區黨支部、居委會再一次為開發商和業主搭建了溝通平臺,在雙方的溝通會上,開發商陳述了漲價依據,取得了業主理解,一場矛盾就此平息。

  如今,立體車庫已經交付使用,業主“停車難”問題得到緩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