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所有被納入MSCI指數的A股公司將接受ESG評測
2017年3月24日,港股上市公司輝山乳業股價暴跌85%,300億港元市值灰飛煙滅。往前追溯,2016年12月,國際知名沽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曾連發兩篇報告,警告該公司存在利潤造假並宣佈做空。因為超前的預見和看空的決絕,經此一役,渾水聲名大噪。
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早在2016年9月,因為擔憂輝山乳業激進的會計表現和公司治理風險,MSCI ESG研究部門將該公司的評級由BB下調至B。這並非個例,無論是大眾汽車尾氣造假門還是富國銀行醜聞事件,ESG部門事先都充當了預警者,或調低評級,或將其從該公司ESG指數中剔除。
MSCI ESG研究部門全球主管兼執行董事Linda-Eling Lee日前在京接受上海證券報獨家專訪。她指出,上述案例印證了在投資策略中納入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因子的重要性,機構可以在投資組合中避免或者剔除存在高風險、閃崩抑或“黑天鵝”風險的公司,達到更好的風險調整後的回報率。
明年6月,A股正式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全球指數。按照此前對客戶的承諾,MSCI將對所有納入MSCI指數的上市公司進行ESG研究和評級。Linda介紹,未來一段時間,她的團隊將對被納入指數的A股上市公司進行ESG全覆蓋。這意味著,222家擬納入MSCI指數的A股公司,將迎來更多國際投資者在ESG這一新興領域的“評測”。
輝山乳業和富國銀行的“預警者”
2016年9月,通過對輝山乳業的會計和公司治理情況的評估,MSCI ESG研究部門果斷將該公司ESG評級從BB下調為B,“我們對其激進的會計表現和治理風險表示擔憂,與同業相比,輝山乳業的資産週轉率、杠桿率及費用確認率表現得更為極端。”Linda指出。
該研究部門的研究表明,輝山乳業的會計指標有多項處於行業極值,代表著激進的會計行為和風險。在所有導致該公司評分較低的會計指標中,出售庫存/成本、預付費用/運營費用和資産週轉杠桿比率等指標,自數據覆蓋開始以來已被標記預警;杠桿率則從2015年3月的0.59上升至2016年9月的1.24。
會計風險可能指向更廣泛的長期治理風險。上述研究顯示,相比國內市場的多數同業,輝山乳業的公司治理存在更多問題,例如多次關聯交易、沒有完全獨立的審計委員會、缺乏獨立性的董事會等。
除去上述風險,輝山乳業其他ESG方面的表現也令人擔憂,例如在水風險方面,其所面臨的水資源緊缺和水污染的風險大大高於同業公司,其83%的作業場所分佈在嚴重缺水地區,更容易被水資源短缺、高度乾旱等問題所困擾。
Linda介紹,這種情況並非個案,也不僅僅發生在新興市場,發達市場也存在多起案例。
因為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受次貸影響較小,富國銀行一直被譽為零售型銀行界的“好孩子”,巴菲特是該銀行的忠實持有者。前幾年,國內也曾掀起過一股向富國銀行學習的小熱潮。
“但是我們的數據追蹤顯示,相對於同類大小的銀行,這個銀行有更多的客戶投訴率和法律訴訟。”Linda表示,“其實美國的每個公司都會面臨投訴和法律訴訟,大家都習以為常,但是將富國銀行與同行業其他銀行相比較,我們發現他的投訴和訴訟要高得多,反映了這個公司內部存在問題。”
2015年11月,MSCI ESG研究部門在評級報告中指出,按每十億美元資産收到的客戶投訴量計算,富國銀行在所有的美國銀行中是表現最差的。而且該行收到的投訴量在逐年上升,嚴重程度不斷加深,其中包含了一些該銀行重點産品如次級汽車貸款、學生貸款等。
時間行至2016年9月,美國消費者金融局發佈報告,稱自2011年起富國銀行有員工未經客戶允許,私自替客戶開立虛假賬戶,而且此類虛假賬戶達到200多萬個。與此同時,監管者對富國銀行開出了1.85億美金的鉅額罰款。
據MSCI ESG研究部門提供的數據,該醜聞發生後的一個季度,富國銀行的新增賬戶數下降44%;在被媒體曝光的高峰期間,公司市值蒸發了55億美金;在一個針對富國銀行1000名客戶的調查中,有30%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在考慮更換新銀行。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同業比對是MSCI ESG研究團隊經常採用的手段。“我們有一個量化的模型,覆蓋了上千家公司的數據和信息,通過人為地劃分,讓某個特定公司與全球或同區域的同業公司作比較,這個模型會自動地預警。”Linda介紹,通過同業比較方式,MSCI會向投資者傳遞風險信號。
重新科學地認識ESG
上述成功的“預警”案例充分説明,在投資策略中納入ESG因子的重要性。何為ESG?即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通俗點概括,可以稱為責任投資。
“MSCI對上市公司的ESG評級,與公司的財務表現緊密相關,並不僅僅看慈善捐贈、扶貧等字面意義的社會責任,其實是看哪些風險與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的財務發展休戚相關。”Linda認為,投資者需要全面科學地看待ESG投資理念。
ESG是一個嶄新的領域。目前MSCI在該領域既是最大的研究提供者,也是觀察時間最久的機構,但也僅僅只有十年曆史。與此同時,市場上其他的多因子模型已有長達40年的歷史。
但是ESG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放眼全球,荷蘭、挪威、法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有越來越多的大型投資者開始採納ESG整合策略,這背後的主要推動者是國家主權基金或者養老金。“養老金規模巨大,其持有的股權規模超過整個市場的30%,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開始擔心長期的經濟或者市場變化導致股價暴跌。”Linda稱。
回顧最近十年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大型機構投資者開始關注ESG源於兩個事件,其一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其二是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BP石油泄漏,這兩個事件都造成股價的劇烈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