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市中心最大免稅店促銷引來大客流 進店需三小時
位於曹家渡的上海市中心最大免稅店為迎接週年慶,舉辦了為期十天的88折優惠促銷。昨天正值打折首日,勞動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烈日下,不下四五百人的排隊隊伍堪稱“壯觀”,而排隊進店時間需三小時左右。免稅店方面不僅採取了“限流預約制”來控制入場人數,更表示考慮到後批次進店顧客的購物時間,會將晚間閉店時間適當延後。
有顧客早上5點開始排隊
昨天下午13:00,勞動報記者驅車趕到萬航渡路上的中服免稅商店,沒想到,在進入車庫前就“遭遇”了排隊。十數輛私家車依次等候在車庫入口前,足足半小時後,記者才終於被放行進入地庫。
13:40左右,記者在免稅店門口看到,綿延的人流隊伍一路彎曲著排到了長壽路上,不少市民一手撐著遮陽傘,一手拿著護照扇風,很是“耐心”在太陽底下排隊。記者目測後保守估計,現場排隊人數不下四五百人。
“在哪拿預約券?”、“今天是什麼折扣?”、“護照有要求嗎?”……隊伍最前端,幾名工作人員和保安維持著進店秩序,還不時要解答市民的各類問題。記者發現,除了早早就知道打折消息、做足了準備前來排隊的市民以外,現場還有不少臨時路過但同樣不想錯失打折機會的市民。
記者了解到,要進入免稅店,市民必須持有護照,並且該護照在六個月以內有過出入境記錄,需要注意的是,港澳通行證並不包括在內。現場,就有一位拿著港澳通行證的中年女子在得知不符合要求後,直接打電話讓女兒帶著護照趕過來。
“兩點剛超過,券已經發到晚上時間了,”現場一對同行的閨蜜向記者出示了剛剛拿到手的預約券。這一有著免稅店蓋章的預約券上,印有當天日期,顯示的入店時間是“18:30-19:00”,其下還有標注:預約券僅當天有效,一本護照僅可領取一張。“準備在附近吃個晚飯,然後正好挨到我們進去。”其中一位説道。
“我們10點開門,早上5點多就有人來排隊,上午就進了8000多人,”現場一位免稅店工作人員告訴勞動報記者,中午12點,不得不開始通過預約放號的方式,對進店人群進行“限流”。“預約券隔一段時間發放一次,只要拿到預約券的,今天肯定能進場,關門時間應該會較原本的晚十點有所延遲。”另外她表示,今天一天的接待人次肯定上萬。
部分商品相當於專櫃價5折
“雅詩蘭黛100ml的精華,現在這裡打下來是700多元,專櫃就不比了,日上的價格也要800多元。”剛從免稅店出來,一位看似頗為“懂行”的陳小姐告訴記者,雖然這次打折號稱的是“88折”,但打折的基礎是在免稅以及一些品牌原本就有的折扣上再打88折,“等於是折上折,不少東西比日上便宜,有些比在國外買也划算。”
勞動報記者隨後聯繫到一位中服免稅商店相關負責人,據他介紹,此次活動是由於中服免稅店即將一週年店慶,活動時間共10天。一些本來就較為火爆的商品都參加活動,譬如SK-II、雅詩蘭黛、TF、資生堂、祖瑪瓏、安耐曬等,“只有非常小部分商品不參與活動。”
免稅店1樓主要以美粧護膚香水為主;2樓主要以進口零食、生活家電為主,還有各種奶粉、母嬰用品、旅行産品等。記者看到,店內排隊“埋單”時間基本要在1個小時以上。現場大多數消費者還是衝著化粧品類而去,一些商品在折上折後,價格相當於專櫃價的對折,比代購等渠道等也便宜不少。
譬如,雅詩蘭黛小棕瓶100ml中服免稅店原價1000元,店慶價748元,而該産品50ml的國內專櫃價格就為850元。安耐曬中服免稅原價166元,店慶價131元,該産品在海淘網站的代購價一般在180-190元。此外還包括SK-II微肌因賦活精華霜原價979元,店慶價603元;LAMER修護精萃液原價905元,店慶價637元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服免稅店對每本護照的化粧品消費設置了2000元的上限,其它品類的上限限額則會相對高些。
實體商業仍有很大空間
勞動報記者從現場一位負責人處獲悉,其實此次折扣力度,並非中服免稅店開業以來的最大力度,“開業之後有過3、4次打折促銷,力度基本和這次差不多,9折或88折這樣。”
至於此次打折特別火爆的原因,他認為與時間、季節有關。“現在正值暑假中段,不少市民在此前可能剛好出過國回來,也就是説,護照符合半年內有出入境記錄的市民比較多。”中服免稅店于去年8月8日開業,為上海市中心內最大的免稅店。此前,上海多個區域開設過保稅商店,銷售海外商品,售價相對較低,開業時候都曾有過火熱場景,但卻難以持續。不過採訪中記者發現,除了此次打折帶來的價格優惠以外,不少市民反映這裡很多免稅品在機場免稅店很少看到過,很難僅從價格角度來考慮。比如,宋仲基代言的韓國電飯鍋,還有英國瓷器、德國鍋具、日本出品的口罩、美國出品的寶寶潤膚油等,這裡都有,品種很多、分類很細。
另外還有市民發現,該免稅店內有不少品牌、優惠套裝與産品系列,外面商場都買不到。如,來自泰國的THANN,新西蘭的ABEECO等。而一些著名的彩粧品牌JillStuart、歐萊雅等推出了的優惠套裝還是比較合算的。而對於化粧品、食品等品類,相比于海淘、網購,很多消費者還是認為作為實體店的免稅店更可信。
業內人士認為,市中心免稅店火爆,倒是給飽受網店擠壓的實體商業提了一個醒。中國消費者並非沒有需求,只是沒有被激發出來。但消費者需要的,早已不再是很多實體商店銷售的産品,而是全産業鏈經過升級後的消費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實體商業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只是如何抓住這個機會,還要動動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