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星宿”動漫人物亮相阿斯塔納

2017-08-03 09:08:11|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中國“六十星宿”化身動漫人物亮相阿斯塔納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今年,世博會來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哈薩克斯坦的首都阿斯塔納。在中華美食與文化館中,一幅高3米、長16米的“中國六十神仙兄弟”動漫圖頗為惹眼。與此同時,“中國六十神仙兄弟”文化活動周亮相阿斯塔納。動漫圖由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根據傳統“六十星宿”原圖所創作,傳統民俗文化以動漫為載體,在異國他鄉譜寫出新的故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滄海桑田,歲月更替。在中國傳統文化長河中,年俗文化有著博大精深的魅力。中國的年文化涵蓋了從風俗到禮儀、從天文到氣象、從農耕到物候、從文學到娛樂、從飲食到審美、從勞作到藝術、從符號到信物、從傳統到現代等極為豐厚的文化內容。作為其核心內容的十二生肖和六十甲子紀年已經成為每個華人的生命認同。

  “六十星宿”緣起于傳統的干支紀年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順序組合起來,得到甲子、乙醜等60個組合,俗稱“六十甲子”。民俗學家仲富蘭介紹,最初,大家只將六十星宿視為上天的星相,並無特別含義;後來,道家文化不斷將天上的星相與人事進行比附,使六十星宿很自然地演化為擬人化的護法神,道觀內或山門前塑其像,通常為紅面,披甲執鞭。天上的星宿與人間的生靈就這樣默默地結合在一起。

  “六十星宿”中每年有一位當值的太歲神將。仲富蘭説,據唐代杜佑《通典》記載,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位時,就已經開始用十二個太歲神人來專祀了。到了明代,六十星宿被重新命名,在數量上拓展了五倍,成就一個甲子,年年歲歲都有太歲神值守。這六十位太歲神成為各地安奉太歲的廟宇裏面供奉的六十太歲,或者稱“六十神仙”,他們都有名有姓,人生真實,成為神仙後,神采各異,巧奪天工。“例如,丙申太歲管仲大將軍,負責掌管丙申年流年運勢與禍福。猴相,手托如意。管仲出生在春秋時期齊國的穎上,名叫管夷吾,也名管敬仲,字仲,史稱管子。”

  “中國六十神仙兄弟”是古代社會道德忠良的化身。主辦方介紹,以動漫承載民俗,舉辦“中國六十神仙兄弟”文化活動周,旨在加速推動“一帶一路”世博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深入研究“一帶一路”沿線的民間文化資源與民間經貿交流,也為2017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世博會中華美食與文化館提供了一個世博文化路徑下的區域合作平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