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畫作賞析:用作書之筆繪河山

2017-07-04 15:39:5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林散之(1898.11.20 -1989.12.6)畫像。圖片來自網絡。

  國際在線上海微網(彭麗):林散之,當代傑出的書法家、畫家和詩人,因其“林體”書法具有超凡脫俗的境界,深邃雋永的意韻,被譽為當代“草聖”。

  在中國的草書史上,古有王羲之,近有林散之,看起來無關的兩個人,卻都是赫赫有名的書法大家。書法中的草書,這是一種容易讓人瘋狂的字體,它美得讓人瘋狂,也難懂得讓人瘋狂。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_副本(帶logo)

林散之 《金陵山水》  上款。攝影彭麗。

  行草而神不草

  習武之人,都知醉拳的威力就在看似毫無章法的醉態中,草書之韻,同樣在這淡粧濃抹總相宜的意趣中。筆墨變化難見點畫與結字形態之具象,但其中虛靈超脫的墨象又好似受某種法度的調控。聚墨處黑而亮,就好似一幅作品的眼睛,亮晶晶神采奪人;枯墨散峰處一枯再枯,看似墨盡實則意境就在這虛絲中。時而濃粧素裹,時而淡掃蛾眉,時而珠圓玉潤,時而翩若驚鴻,濃淡乾濕無窮變,激流舒緩兩重天。特別是獨特的懸腕寫字之法,曾自言“我用懸腕寫字全虧范先生的教導。本來我寫字是伏在案上,全用筆拖,不懂也不敢懸腕。從范先生學書後方懂得懸腕之法。懸腕才能用筆活,運轉自如。”立於案前,看白紙濃墨,臺硯羊毫,方有書不盡滾滾長江東逝水,繪不完萬里河山盡開顏的大氣磅薄。方能直抒胸臆,下筆有神,轉承有力,揮灑有氣,表現有韻。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全圖_副本(帶logo)

林散之《金陵山水》。畫心104高、33寬。蕭平(左下)林筱之(右上)精彩雙跋。攝影彭麗。

  用作書之筆繪河山

  林老應該是中國書畫藝術史上典型的大器晚成之人。説起他治學時這一往無前的鑽勁,不得不提及他另一個名字“林三癡”,林散之,號“三癡生”。從1898年到1989年,他的一生,就是一部自強不息、持之以恒的教科書,記得有句話説“如果你堅持了你的夢想,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林老無疑是一位楷模。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_副本

林散之《金陵山水》畫心。攝影彭麗。

  林散之十三歲學畫人像,並學工筆人物畫,後又自學山水畫。只有具備這樣持之以恒、堅忍不拔的精氣神,才能使其作品在“不拘于法”中,輕鬆自如並且遊刃有餘,在輕鬆自如中,又蒼勁有力,耐人尋味。人生不只在於長度,更在於厚度。對他的作品,即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山水畫作,往往亦是品賞愈久,得益愈多,感受愈真,認識愈深。

  林散之之墨法則更多靈潤之意。他在這一方面深切而獨到的體驗,施之於草書,為草書開一新境界。而其在寫意山水畫的意境追求上,景物造型上及布白的奇正、虛實、墨白的處理手法上所獲得的深切體會,滲透其書法的字法、章法,又使其書具有了獨特的個性趣味。

  這位把書法“寫到靈魂最深處”, “用作書之筆繪河山”的書畫家。其“瘦勁飄逸”的“林體”是近300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大氣磅薄的山水更有其獨特韻味。正如趙樸初讚曰:“萬里行程萬卷書,精思博學復奚如?蠶絲蜂蜜誠良喻,歲月功深化境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