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黃浦努力打造現代高端服務業發展的標杆,舊改被作為最大的民生與最大的發展……如今,這個作為上海心臟、窗口、名片的城區,“表”“裏”都更加亮麗。
最能代表黃浦城區特色的地方是哪兒?
10年前的答案是“外灘”,而今天被提及最多卻是“黃浦濱江”。
郭長耀攝
從外白渡橋沿江一路向南:遙相呼應的萬國建築博覽群與董家渡金融城內,頂尖金融總部企業與要素性金融機構扎堆,在全國乃至全球市場舉足輕重;工業y遺存與世博會址上,冒著黑煙的發電廠變身令人賞心悅目的博物館,世博浦西最佳實踐區正加速轉型為創意産業園;光鮮亮麗的高樓大廈背後是黃浦的“裏子”,二級以下舊裏逐年減少,越來越多地居民告別簡居陋室搬進新房……黃浦濱江,正是過去10年黃浦區産業發展、民生改善與城區面貌提升的縮影。
2007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調研黃浦區時指出,黃浦等中心城區要繼續注重挖掘發展內涵、提升發展品質,不斷優化服務業佈局。在調研原盧灣區時,習近平同志要求,要用好文化資源,大力發展創意産業,充分挖掘、利用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將創意産業發展和建設文化大都市結合起來,使創意産業園區在形態、功能上有新提升。
斗轉星移。10年間,原黃浦與原盧灣“撤二建一”為新黃浦,習近平同志的殷殷囑託,始終被黃浦黨員幹部牢記。這些年,黃浦努力打造現代高端服務業發展的標杆,舊改被作為最大的民生與最大的發展……如今,這個作為上海心臟、窗口、名片的城區,“表”“裏”都更加亮麗。
聚焦高端服務業
郭長耀攝
今年5月,在局門路上的8號橋四期,被譽為“工業設計之父”的戴森在中國的首個研發中心開業,原來設在8號橋三期的戴森上海銷售總部一併搬了過來,辦公區域由300多平方米擴大到1000多平方米。
8號橋是上海較早利用工業老廠房轉型而來的創意園區。2007年8號橋一期在建國中路上開業,現在擴展到局門路上、發展到四期。8號橋的辦公場地全部為老舊廠房改建,總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集聚了100多家國內外領軍文創企業。
中心城區土地增量有限,服務業發展必須提質增效。黃浦率先在全市提出發展高端服務業,打造“6+5+X”高端服務業發展體系,推動現有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培育了一批融合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的新興産業。
對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作為金融與商務大區的黃浦,提出要做“服務科創中心的主陣地”:金融、專業服務業、商業商貿等傳統産業優勢明顯、能級不斷提升;新金融、新消費、創意2.0、大健康、互聯網+等新領域被充分挖掘,發展為區域經濟的新增長點。
如今,以局門路為中軸,包括8號橋二三四期在內的11個文創園區構成了江南智造文化創意産業聚集區,近300家企業入駐,主導産業創意設計業佔比70%,成為近年黃浦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亮點。
舊改是最大的民生
2007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調研原黃浦區時,在一戶老式石庫門民居,習近平仔細察看了居民合用廚房改造工程,關切詢問能否對居民的衛生設施也進行改造。習近平同志説,上海中心城區改善民生的任務仍然繁重而緊迫。要切實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認真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這些年來,歷屆黃浦區領導始終把舊區改造作為最大的民生和最大的發展,舊改完成目標每年都在加碼。“十二五”期間,黃浦通過舊改讓2.6萬戶居民受益;“十三五”期間,黃浦民生投入總量明顯增加,將完成舊改徵收戶數2.6萬戶以上。
“飯要一家子輪流吃、覺要懸著腳丫子睡”,在董家渡雞毛弄裏,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居民王小妹,這樣形象地描述她過去的生活。改變,就在黃浦對接上海中央活動區的藍圖中。隨著南外灘一幢幢新樓躍升天際線,王小妹們早已住進了新家。
為老服務,也是黃浦這些年傾力改善的一項民生工程。黃浦根據城區特點與上海老人更願意居家養老的意願,大力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率先探索養老服務合作社模式,合作社整合利用現有居家養老和社區為老服務資源,為老人提供高於居家養老標準、具有機構養老內涵的特色養老服務。今年,這一模式已在全區183個居委會實現覆蓋。
社區黨建走在前列
興業路76號,1921年7月,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召開。“上海是黨的誕生地,一大會址就在黃浦。黃浦始終牢記‘不辱門楣’,基層黨建特別是社區黨建一直努力走在全市前列。”區領導説。
五里橋街道轄區內的局門路上,有座毫不起眼的老公房小區,一墻之隔是一幢精緻的高層公寓樓。這一新一舊,除了共用的院墻,本沒有交集。不過,兩個小區的老年居民,卻可以同樣享受局門路沿線商鋪的免費理髮、免費洗衣等愛心服務,因此兩個小區居民得以走出小區、去街面上交朋友。這是黨建引領下的“區域化支撐”工作方法的體現。
早在2012年,五里橋街道就探索形成了“組團式服務、民主化管理、區域化支撐、群眾性評議”加“工作保障機制”的“4+1”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方法。近年來,隨著社區黨建工作的進一步深化創新,五里橋街道有了新的氣象——城管、綠化市容、房屋管理等主管部門職責紛紛下沉街道,組團式服務的參與面更廣,服務更精準、更專業;責任區、居民區、街道建立“三站式”群眾訴求收集機制,老百姓成為共治議題的提出者、設計者,參與社區事務的人越來越多;在組織覆蓋不全的地方建起一個個服務陣地,集納樓宇、商鋪、學校等小區之外的資源和力量……社區越來越像“家”,住在裏面的都成了“家人”。
黃浦始終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實現黨的領導在社會治理所有領域的全面覆蓋、有效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