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裏看滬劇的"藝術為民"

2017-10-24 14:10:51|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不忘初心 回饋百姓" 一本書裏看滬劇的"藝術為民"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3

圖片説明:朱女士高興地展示自己獲贈的書以及獲得的簽名

  “不忘初心回饋百姓”,這種回饋是心中時刻想著百姓,想法設法與百姓互動、與百姓親近。今天上午,上海滬劇院在文藝會堂主辦的一場《不忘初心回饋百姓——上海滬劇藝術節的前世今生》新書籤贈活動暨上海滬劇院經典劇目主題圖片展,吸引了幾百位戲迷前來。濟濟一堂的滬劇老中青藝術表演者與戲迷零距離互動,讓戲迷們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朱女士今天清晨6點多就從家裏出發,來到活動現場。對她來説,今天是收穫滿滿的一天。因為在活動現場,她不但欣賞了金世傑、錢瑩、朱麟飛、洪豆豆等滬劇青年演員的精彩表演,過了一把戲癮,還通過現場展示的滬劇院在各個歷史時期代表性劇目的珍貴劇照對滬劇有了更深的了解。尤為重要的是,她排在《不忘初心回饋百姓——上海滬劇藝術節的前世今生》一書籤贈隊伍的隊首,成為第一個同時擁有如許多滬劇老中青表演藝術家們簽名的人。這讓她笑得合不攏嘴:“這本書太有收藏價值了,今天來得太值了。”

  朱女士非常開心地向記者展示自己所獲得的贈書以及簽名,“喏,韓玉敏、汪華忠、沈惠中、王明道、徐伯濤、王明達、王珊妹、陳瑜,這些老師都是老一輩表演藝術家,這裡還有中青年藝術家的簽名,茅善玉、、陳甦萍、錢思劍、朱儉、程臻、吉燕萍、王麗君、洪豆豆……我都非常喜歡。”朱女士還告訴記者,《不忘初心回饋百姓——上海滬劇藝術節的前世今生》一書中還有一些滬劇老一輩藝術家的珍貴照片,尤其是自己最喜歡的丁是娥老師的劇照,這讓她視若珍寶,“我們家裏幾代人都喜歡滬劇,我奶奶我媽媽還有我。我自己最喜歡的是丁是娥老師,從小就喜歡唱她的《雞毛飛上天》選段。”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4

圖片説明:書中滬劇老一代藝術家“回娘家”珍貴照片

  “這本書是滬劇人不忘初心,送戲到民間、到田頭、到百姓生活中間的真實記錄,也記錄了百姓對自己家鄉戲的熱愛。”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告訴記者,《不忘初心回饋百姓——上海滬劇藝術節的前世今生》一書用鮮活的文字和圖片展現了“紮根基層服務百姓”這一主題。書中涵蓋了由滬劇老藝術家創立的“滬劇回娘家”活動中老一輩藝術家深入老百姓之中的珍貴照片,以及三屆上海滬劇藝術節期間的精彩演出和滬劇演員與老百姓“文化一家親”的暖心畫面。生動展示了滬劇人用實際行動與老百姓分享滬劇發展的成果,表達對“中國夢”的熱烈期盼和不懈追求的信心與決心。書中上世紀80年代丁是娥老師帶領滬劇表演者“回娘家”的珍貴照片,是上海滬劇院特地從資料中整理出來的,一則為了回饋戲迷,二則也是對滬劇“回娘家”這一活動的真切記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

圖片説明:井然有序的簽贈活動現場

  這本書也成了許多“新戲迷”了解滬劇的“入門書”。在簽贈活動現場,記者看到許多大學生戲迷,他們津津有味地翻看著手中的書,時不時還相互交流幾句。來自華師大的劉麒老師此次組織了二十多人的師生團隊前來參加簽贈活動,她告訴記者,上海一直以來的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歡上了傳統文化。此次滬劇院舉辦的活動,使得大家有了近距離接觸滬劇大家的機會,大家都很高興,報名者踴躍。“我們還有一些老師是新上海人,他們對滬劇也開始有了興趣,還有人帶著孩子來參加活動,他們認為這是一個了解上海文化、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上海這個城市文化的好機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6

圖片説明:參加簽贈活動的滬劇表演者濟濟一堂

  劉麒對手中《不忘初心回饋百姓——上海滬劇藝術節的前世今生》一書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她認為,對於懂滬劇的人來説,看了這本書會覺得很親切,因為有許多自己熟悉的劇目和表演藝術家。而對不了解滬劇,或剛剛接觸滬劇的人來説,這本書很全面,可以了解滬劇的過去、今天甚至未來的走向。”

  據了解,《不忘初心回饋百姓——上海滬劇藝術節的前世今生》一書此次共印刷了600本,已全部贈送給戲迷。為更好回饋百姓,此書還將繼續加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7

圖片説明:參加簽贈活動的年輕大學生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