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運武:靈山靜水 氣韻獨絕

2017-10-26 08:48:5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賈運武

  賈運武(1966年—)。賈運武 供圖

  國際在線上海微網(彭麗):20171024日,上海微網專訪著名山水畫家賈運武。賈運武,生於1966年,河南省西峽人,現定居上海,職業畫家。師從上海中國畫院著名山水畫家趙豫先生研修山水。先後結業于上海中國畫院山水工作室、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水高研班和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劉健水墨寫意畫碩士研究生班。現為上海美協海墨畫會會員、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新海派藝術館館長、河南省佛教學院客座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

  賈運武出生於西峽,西峽位於豫西南部、伏牛山南麓、淅水中游,被譽為"綠色王國""天然藥庫",更是屈原故里,和中國重陽文化之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孕育著中原人的豪爽和執著。賈運武的藝術人生從這裡孕育和成長,“厚重、大氣”是其藝術人生的代名詞,別有一番獨特的風味,極具個人魅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高山流水_副本(帶logo)

賈運武作品《高山流水》。賈運武 供圖

  《繪事微言》中説:“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卻可以通過繪畫的語言,提供給觀者精神和物質的享受。賈運武多以伏牛山和太行山為創作題材,壁立千仞者則太行山,層巒疊翠者則伏牛山。作品表現大自然的渾厚清雋,突出意境的提煉和開拓,強調形神兼備。他通過紮實的傳統筆墨功底,在自我與自然契合的交匯點上找到自己的藝術表現視角。

  賈運武的作品往往是山巒起伏、氣勢磅薄,更有崎嶇山路、茂林修竹、小橋流水、山村草舍點綴其間。或者山霧繚繞,或者飛流直下,或者山峰拔地而起,或者丘壑靜若臥龍,或者輕舟盪漾于碧波,或者高隱敞懷于松下。北宋郭熙説:"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陰人坦坦,秋山明凈搖落人蕭蕭,冬山昏霾翳截塞人寂寂。看此畫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畫之景外意也。”品其畫總有身臨其境之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山環水抱開新境_副本(帶logo)

賈運武作品《山環水抱開新境》。賈運武 供圖

  “作品有自己獨立面貌,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畫路語言。”

  “師古能化,自出機杼”。齊白石曾説:“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賈運武師承當代著名畫家趙豫,卻又不似趙豫。賈運武在創作過程中,用筆勁捷有力,布墨大氣厚重,獨具自家風貌。著名書畫家劉奇評論稱其:“有自己獨立面貌,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畫路語言。”

  賈運武的山水作品結構平穩端雅,設色清新恬淡,筆畫似不著意,境界欣然意遠,色墨交融,墨中盈綠,仿佛翠黛橫雲,華滋掩潤,氣韻獨絕。彰顯超然於世的飄逸與追求寧靜的淡然。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太行之春_副本(帶logo)

賈運武作品《太行之春》。賈運武 供圖

  向外發現了自然,向內發現了自己的深情。

  山、水、樹、雲等作為山水畫的構成要素,本是具象的所在。賈運武通過抽象的再現,把真實的山石、雲煙、樹木等升成有情感的心中之境。把自然作為自己心中的依戀,作為心中敬畏的、不會被毀去的情感。

  山水畫的創作是賈運武的一種獨特的道白語境,在用筆墨描摹自然山水之際,傾吐內心中無限的天地愛戀和優雅韻致。同時溢諸以自己深厚的生活積累和對家鄉一山一水的鍾情。

【專題-名家訪談列表摘要】賈運武:靈山靜水 氣韻獨絕

賈運武作品《故山多在畫屏中》。賈運武 供圖

  賈運武的作品中處處體現著對家鄉山川和自然生活的鍾情。熟悉賈運武的朋友都知道,他總是對生活充滿激情。作品在相當程度上把視角對準人的生活。即使作品中不見人物出現,但從村舍、茅屋、山徑、溪橋中,我們依舊可以想見人是如何生活其中的。頗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意境。

  欣賞賈運武的山水繪畫要有一份獨特的情懷,用思緒和想像去填補畫面中的空白,從而超越時空的阻隔,與他同化。要超越身體的阻隔,嘗試在山水之間行遊,徜徉在悠遊的意境之中,達到靈魂上與自然山水自由無礙地交流。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雲林煙樹_副本(帶logo)

賈運武作品《雲林煙樹》。賈運武 供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新秋一雨洗林關_副本(帶logo)

賈運武作品《新秋一雨洗林關》。賈運武 供圖

【專題-名家訪談列表摘要】賈運武:靈山靜水 氣韻獨絕

  賈運武作品《客路青山外行舟》。賈運武 供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