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老里弄建共享客廳和共享書房

2017-11-23 09:03:39|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共享客廳安裝了大片玻璃幕墻,十分通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內部設有廚房,並配有桌椅。 本版圖片/晨報記者 任國強 

  62歲的黃老伯在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的貴州西里弄社區住了大半輩子,卻始終因為家裏房子小、沒有足夠的地方看書寫字,更沒有地方招待親朋好友而頭疼。和他有著同樣煩惱的,是社區裏的眾多老鄰居。這個月,黃老伯和鄰居們終於看到了改善生活的希望。

  如今,里弄裏出現了嶄新的共享客廳,還有共享書房,不久後就將投用,社區居民人人都可申請使用。

  在自家小區裏招待客人

  在北京東路850弄宏興裏的弄堂中段,記者看到了共享客廳所在的二層小樓。小樓外墻為淡黃色,有半條弄堂寬,是用貴州居委會的舊活動室改建的。房屋整體為輕質鋼結構,除了緊貼弄堂墻壁的一面外,另外三面都安裝了大片玻璃幕墻,南北通透。夜晚室內開燈時,光線可以透過玻璃照到弄堂裏。小樓一層作為共享客廳使用,進門處是廚房區域,大理石材質的桌面可用來切水果、切菜、燒飯,上面還安裝有兩個自來水籠頭和兩個洗手池,右手邊是一個煤氣灶,臺面下方是櫥櫃,頭頂的脫排油煙機旁邊還有一排吊櫃,可供擺放調味品和廚具。

  近30平方米的共享客廳內,還有兩張1.4米長、可拉伸的大桌子,以及8個靠背椅,供有需要的居民舉辦家宴或茶話會使用。如果需要更多的椅子,可以到樓上拿。二樓是居委活動室使用,靠窗處兩張長桌拼成一列,兩邊各有十幾張橙色靠背椅,能滿足居委會、社區團隊的日常開會、活動需求。二樓還有一扇小門,能通到外面的走廊式陽臺。在屋裏坐得悶了,可以出來透透氣。

  黃老伯告訴記者,共享客廳剛造好沒多久,他已經迫不及待地來看了四五次。“我家裏只有30來個平方米,要睡覺,要擺東西,要做飯,要洗漱,根本騰不出地方塞一張小沙發、擺一張小桌招待客人。”逢年過節,親朋好友説要來家裏看看,黃老伯也總是婉言謝絕,總説家裏沒地方坐。“等共享客廳造好後,我也能在自家小區招待親朋好友啦!”

  為居民提供閱讀空間

  和黃老伯相比,鄰居方阿婆更關心小區共享書房的情況。“我的孫子今年要上小學了。家裏條件不好,沒有一個寬敞、安靜的環境讓他自己看看書。我希望共享書房能幫我解決這個難題。”

  共享書房建在北京東路796弄永康裏的一處空中閣樓裏。這裡以前做過託兒所、辦公場所,去年“居改非”整治收回了使用權,正好派了大用。記者和方阿婆一起順著樓梯走上二樓,阿婆並不感到吃力。二層的屋檐下延伸出一片綠色的網架,上面爬滿了藤蔓植物。走進白色小門,15平方米的屋內擺著三個大書櫃,裏面存有科普、文化、健康、少兒等多個門類的近500冊圖書,以及一些文體、生活類期刊,還有幾十本書籍放在一溜白色鏤空書架的格子裏。書架上方擺著小型綠植和居民區獲得的獎牌,墻上用彩色相框挂著志願者的活動照片。屋裏還有一張長桌、幾個白色圓凳、一個小沙發。

  陪同參觀的貴州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方皖瑾説:“共享書房裏已經舉辦過幾次黨組織生活、老年讀書會等集體活動。桌椅今後還會按需添置。這些書有的是用黨總支經費買來的,有的是街道配送的,也有居委會自己的藏書。今後居委會還將不斷充實這裡的圖書門類和冊數,供居民前來閱讀,小朋友也可以來這裡看書。但為了防止圖書丟失,目前不考慮提供外借服務。”

  居民使用需提前預約

  共享客廳和共享書房已經建好了,居民如何使用呢?

  貴州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方皖瑾告訴記者:“居委會正著手擬定共享客廳的管理使用辦法,待初稿出來後會聽取居民代表的意見。今後,本社區居民可以提前預約共享客廳的場地,自帶食材餐具,自己下廚,邀請親朋好友來聚會、聊天、吃飯。”使用完共享客廳後,居民要自行清潔場地。

  共享書房免費向本社區居民開放,下月就打算安排社區志願者過來值班,每週向居民開放兩三天。考慮到學生對閱讀場地的需求,寒暑假期間會適當延長開放時間。

  南京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婷婷表示:“南京東路街道為老弄堂做這次改造,就是要讓它們重新煥發魅力,植入更豐富的現實生活功能,不斷滿足老居民對美好新生活的期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