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為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築巢引鳳

2017-12-18 10:58:43|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為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築巢引鳳

  “入行”快20年的車墩影視基地正在華麗轉身,不僅因為它多了水下攝影池,還因為它即將與同處松江區的左鄰右舍結盟,共建一個科技影都。

  賈樟柯領銜的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成立三年,初步實現了當初定下的小目標:培養出可直接入行、可服務於國際合作的一線電影人才。

  開張后第一部院線電影就是好評不斷的《七月與安生》,極客影業的若干感言裏有這麼一條:前期的劇本獎勵、拍攝時的協調服務,讓這支影視新軍感受到了來自機制的鼓勵和善待。

  創作與孵化創作的地方,從業者與扶植從業者的角度,有些理念是殊途同歸的———在中國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的征途上,上海理應是排頭兵,也確實在某些方面扛起了大旗。但要實現全面領跑,要建成接軌國際的現代化電影工業體系,要將影視産業作為上海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著力點,還需要更強勁的引擎。

  令業界興奮的是,如是理念在最新發佈的《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産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中,能分別找到對應表述。比如提綱挈領的目標———“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十個字裏透出信號:上海影視這間“百年老店”正謀劃再起高樓,品質與創新是扎紮實實的“梁與柱”。

  目標體系標出了上海影視的“新海拔”:

  不只建造獨棟高樓,而是從人才、劇本、後期、製片、發行等全産業鏈入手,打造“上海出品”的開闊高地

  新政裏出現了一個詞“目標體系”,為上海影視産業的未來標注了“海拔”。

  目標體系包含並不止于這些:推出一批價值內涵和藝術品格相統一的優秀劇本;出品一批代表性作品;集聚一批標杆性企業;做強一批優勢院線;建成一個現代化、前瞻性、支撐影視生産鏈的影視製作基地;催生一系列創新技術;凝聚一批領軍人才;孵化一批新生代人才;引入一批國際性教育機構;搭建一系列國際性平臺……上海影視不只滿足建造獨棟高樓,而是從全産業鏈入手,打造一片“上海出品”的開闊高地。

  繼續做排頭兵、先行者的上海,魄力源於實力,“新海拔”取決於現有高度。

  數據顯示,上海近年新落戶的影視企業數量、製片備案出品數量、電影票房等硬指標都有顯著增長:上海的電影製片公司在2012年僅96家,現持《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製作主體已達1988家;上海全年完片數量從2012年的28部,增長到今年在此備案、立項247部,上海出品71部;而2017年迄今的上海出品電影票房總和

  更是2012年的10倍有餘。

  數字之外,博納、阿裏、愛奇藝、聯瑞等業界具有影響力的製作公司與發行主體先後落子上海;立鼎、生動數碼等高科技後期製作公司帶著亞洲首屈一指的混音棚、製作基地落戶上海;徐崢、陸川、寧浩、黃渤等名導名家也逐步把創作重點轉移到上海。打著上海烙印的作品裏,既有在競爭激烈的檔期裏奪取市場關注的《功夫瑜伽》和《乘風破浪》,也有在“五個一工程”、金雞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裏有所斬獲的《我是醫生》《村戲》《陸垚知馬俐》和《我們誕生在中國》……

  上層建築仰仗于堅實“地基”:

  一系列扶持政策引領創作導向、優化分配機制;種种先行先試為全國提供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彰顯“排頭兵、先行者的自覺”

  樓層越高,越需堅實地基。上海影視能否達到預期高度,同樣得有所仰仗。

  博納影業集團總裁于冬有番感慨,可視為影視人在上海開疆拓土的相似初心。他説:“博納把許多影片放在上海立項,看重的是市區兩級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支持與判斷。這些政策會為企業打造精品找準起點和方向,為後續拍攝提供必要保障。”上海博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不到兩年,已有十多部影片在此備案、立項。

  如果對於行業標杆企業,扶持政策有時是“錦上添花”,那麼于剛滿兩歲的極客影業而言,好機制無異於雪中送炭。其創始人陳樂告訴記者,《七月與安生》的誕生曾走過彎路,“困頓時,我們這支影視新力量有幸被鼓勵、被善待”。編劇翻來覆去間,是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的劇本扶持,幫他們確立了信心;拍攝過程中,是上海影視攝製服務機構幫著協調許多超預期的難題,比如促成上海地鐵裏的鏡頭,比如幫劇組聯絡南京與麗水的拍攝事宜。

  如業內所感,上海大力推進影視産業發展,有著久久之功。六年前,市政府出臺《關於促進上海電影産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三年前,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等九部門共同發佈《關於促進上海電影産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一系列政策引領創作導向、優化分配機制、發揮杠桿作用,上海的製片主體、影視精品、人才梯隊、創作環境才愈顯規模、日益精進。

  此次新政公佈,“優化影視産業扶持機制”再成關鍵語句。其中,“加大對藝術、教育等特色院線的支持力度,支持發展細分人群專業影院和創新放映方式的新型院線”,被視為又一個創新亮點。

  回望近年,上海影視的不少機制走的都是拓新之路。2013年,國內第一條藝術院線在上海試水,如今,上海藝聯還擁抱了南京和常州的影院。2014年,上海影視攝製服務機構掛牌,開創國內同領域政府服務的先例,有了它,外地劇組來滬拍攝,不再“找不著北”。截至今年12月8日,該機構在全市16個區都設立了服務站,共計為全世界來滬影人提供2943件次服務,受理達標率100%,惠及劇組316個。同期開辦的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迄今仍是國內唯一一家內容、師資、硬體悉數與國際頂尖産業同步並以全英文授課的中外合作高等教育學院。在經過一年1200個小時的項目實踐教育後,從溫影走出的年輕人超七成直接走進了各類國際化劇組。而上海探索完片擔保,佈局影視金融,探索版權交易、科技裝備等發展,都是在“影視+”的邊界上不斷求索。

  上海社科院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認為,種种先行先試,為全國提供了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這亦是上海“排頭兵、先行者的自覺”。

  挑戰裏藏著最美“天際線”:

  “1+3+X”産業基地、“産學研用”一體化佈局,乘著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東風,以科技撬動的産業升級,風景這邊獨好

  有政策、有增長,也已在國際合作上初露鋒芒,但上海電影要再起高樓,業內人都明白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首當其衝的挑戰便是,如何牢牢地鎖定影視機構,讓近年來愈發多見的“政策候鳥”在上海安居樂業。

  這兩天,導演江海洋密切關注著科技影都的佈局。建設高科技影視基地這著棋,在他眼裏,既關乎上海影視在全國版圖中的地位,也關乎中國電影在世界競爭中的大局。“未來科技的更新換代,會推動電影表現力提升到超乎想像的地步。”

  高科技影視基地,科技含量體現在哪兒?以攝影棚為例,如今通用的是1.0版本,只提供物理空間,遇到特效場景,四壁拉上綠幕,待後期摳圖製作。“高科技影棚是2.0版,綠幕替換為4K銀幕,通過投影機把事先做好的畫面投射到銀幕上。如此一來,演員不必對著綠幕演戲,他們與成片裏的背景在拍攝時已渾然一體。”江海洋以21世紀全球影視産業的格局舉例,“加拿大能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産業中心,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科技攝影棚居首功。上海有區位優勢,有節展匯聚的能力,又有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東風。若能建成高科技影視中心,那麼黃浦江畔就是世界電影的技術高地,上海就是全世界電影人來了就離不開的城市。”打造2.0版本的影視高地,這也是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常務副院長劉海波的洞見。不過他在突出技術的同時,還強調了人才升級,“上海可以成為中國電影面向全球競爭的橋頭堡,內容是‘牛鼻子’,技術創新是大勢,具有國際化視野、能與國際主流産業技術接軌的人才是産業根本”。

  勾勒上海影視未來“天際線”,決策者與從業者想到了一起。新政裏,上海為提升影視産業鏈發展能級,將打造“1+3+X”産業基地。“1”是松江大型高科技影視基地,將與現有的倉城、車墩等拍攝基地充分聯動;“3”指代人才孵化、影視製作投資、影視取景拍攝三類服務功能區,涵蓋著諸多高校與攝製機構“産學研用”的一體化佈局;“X”代表著散佈在全市的影視資源。

  新時代,上海影視也應有新作為。敢為人先,以科技撬動的産業升級,風景這邊獨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