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評估中 滬高校A檔學科數僅次於北京

2017-12-29 10:39:55|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科學構建學科評價體系“中國標準”,引導高等教育實現內涵式發展 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結果公佈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製圖:馮曉瑜

  時隔四年,我國高校學科建設的“質檢”報告再次出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12月26日下午公佈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結果。據悉,此輪評估共有7449個學科參評,參評單位和學科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值得關注的是,第四輪學科評估不再採用過去排名的方式,而是首次採用“分檔”方式公佈評估結果,從“A+”到“C-”不等,科學構建學科評價體系的“中國標準”。

  本輪評估發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領域學科建設成效顯著。我國高校面向社會需求積累“中國經驗”的程度、面向技術前沿解決“中國問題”的能力,以及面向國家重大基礎設施服務“中國工程”的水準都有大幅提高。我國研究生教育正朝著高品質、創新性、深層次、世界一流的目標穩步邁進。

  首次採用“分檔”方式公佈結果

  于去年4月啟動的第四輪學科評估,在95個一級學科範圍內開展(不含軍事學門類等16個學科),共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參評學科數比上一輪評估增長76%;全國高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有94%申請參評。

  本輪學科評估首次採用“分檔”方式公佈評估結果,不公佈得分、不公佈名次。根據“學科整體水準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為9檔公佈:前2%(或前兩名)為A+,2%~5%為A,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記者經過梳理髮現,以獲得“A+”的學科數進行排序,前十名的高校分別是:清華、北大並列第一,各有21個學科;浙江大學11個;中國人民大學9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個;北京師範大學6個;中國農業大學6個;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東南大學均為5個。而按照獲得A檔的學科數排名(即包含A+、A、A-),浙江大學以39個學科領跑,接下來分別是清華37個、北大35個、上海交大25個、復旦24個。

  滬高校A檔學科數僅次於北京,本輪評估表現不俗

  上海高校在這一輪評估中整體表現不俗,獲得A檔的學科數在全國僅次於北京,較上一輪評估有了明顯進步。

  滬上高校獲得A檔的學科總計91個,其中“A+”26個,“A”27個、“A-”38個。仔細分析,為滬上“A+”學科作出“貢獻”的高校中,除了傳統的985院校,一些市屬高校在這一輪評估中跑出了“黑馬行情”。上海中醫藥大學此次有三個學科獲得“A+”,僅次於同濟大學(4個“A+”),超過了華東師範大學(2個“A+”)。此外,上海體育學院、上海海洋大學、上海音樂學院等也憑藉著各自的優勢學科,在這一輪學科評估中摘獲“A+”。

  據上海市教委主任蘇明介紹,在2012年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結果公佈後,上海高校對照評估結果,發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學科高峰不夠凸顯,學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校際差異比較大,支撐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不夠有力等。因此,上海從2013年起,編制實施了面向2020年和2030年的高等教育佈局結構與發展規劃、高等學校學科發展規劃、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規劃“三大規劃”。以此作為全市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經費投入、政策優化的“行動綱領”,啟動“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分層分類、重點支持102個學科點加快一流學科建設步伐;依託部市共建機制給予駐滬部屬高校有力支持,並陸續重點支持七所上海地方高校加快高水準大學建設步伐。

  構建品質導向的學術論文評價方法

  學科評估是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進行的整體水準評估,從2002年首次開展,平均四年一輪,至今已完成四輪。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史靜寰認為,學科評估的真正作用不在於分佈分數、排出名次,而是展現中國高等教育、特別是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狀況,幫助院校發現和診斷問題,改進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過程。

  據介紹,本次學科評估有不少亮眼之處。比如,注重人才培養品質,從“培養過程品質”“在校生品質”“畢業生品質”等三個維度構建了人才培養品質評價的“中國標準”,首次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開展“學生調查”和“僱主調查”,將教學品質和畢業生品質的評價話語權拓展到教育系統之外。

  為引導高等教育實現內涵式發展,本輪學科評估做了專門設計。比如,評估摒棄了僅“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準”(俗稱“數帽子”)的片面做法。如“長江學者”等頭銜,不再像過去那樣自動換算成分值,而是由專家綜合考慮師資水準、隊伍結構、國際影響程度等進行評價。

  同時,評估構建了品質導向的學術論文評價方法,克服唯論文數量和國外期刊評價方式。除部分學科外,不再統計論文發表總數,而是以“代表性論文”進行同行評議。合理把握中外期刊論文的綜合評價,強化中國期刊在評價中的重要作用,特別規定代表性論文必須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國期刊論文(尤其是哲學社會科學學科),不斷提高中國期刊影響力,鼓勵優秀成果優先在中國期刊發表。

  此外,本次評估還單獨設置“社會服務貢獻”指標,通過開放的“代表性案例”評價,充分體現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高校的差異性發展成果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克服“一把尺”評價學科的弊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