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鬧”舞臺 木偶劇《創世—補天》首演

2018-01-29 11:18:18|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垃圾做道具 光影“鬧”舞臺 木偶劇《創世——補天》昨首演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圖説:木偶劇《創世——補天》演出照 新民晚報 胡曉芒 攝

  這是一部對於孩子們來説有些沉重的木偶劇,串聯全場、滑稽搞笑的老神龜為了撐住塌下的天,死了。一心拯救人類的女媧娘娘為了補天犧牲了一切,消失在光影之間……一個小姑娘看著看著就哭了起來。27日下午,上海木偶劇團原創木偶劇《創世——補天》在馬蘭花劇場首演。這臺“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項目工程第一部亮相舞臺的藝術作品,嘗試用孩子們能夠理解的方式來講述“創世神話”。

強調環保

  上古時代,大地之母女媧被一聲巨響驚醒——不週山倒,天崩地裂,人類將有滅頂之災!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女媧決定收集金木水火土五色神石補天,卻逐漸發現天塌的原因並非那麼簡單。金木水火四神各懷心思,女媧終將面臨選擇,為了補天犧牲一切,真的值得嗎?木偶劇《創世——補天》將故事的切入點放在了環保上,而環保的概念不僅體現在劇情中,還延伸到了演出道具上那個,開場時,一組高樓的模型就全部是用廢舊材料製作而成的——礦泉水的瓶子,一次性的筷子和塑膠飯盒,用過的紙盒、紙箱,廢棄的網球,舊風扇的外罩……木偶劇團製作部的一位老師傅開玩笑地説:“我們就是撿垃圾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圖説:木偶劇《創世——補天》演出照 新民晚報 胡曉芒 攝

活用光景

  上海木偶劇團最擅長的是杖頭木偶,而《創世——補天》的最大亮點卻在於光影的運用。開場時表現現代城市的光影效果就是在觀眾的眼皮子底下製造的,與以往皮影類的幕後投影大為不同。一組城市高樓的模型放在舞臺正中的桌上,演員蹲著身子、手持小燈在臺前移動,將影像投射到大幕上,光影的變化完全依賴演員手中燈光位置的變化。據介紹,這種表演方式在國外木偶界多有運用,但在國內舞臺上卻還十分少見。除了開場,光影在整臺演出中的運用也非常多,有時充當舞美布景,有時則是交待故事的背景。幕前演員與木偶同臺表演,幕後則將皮影的剪影效果與手影以及真人表演的投影融合在一起,通過光源的變化製造出不同的效果,整個舞臺顯得格外“熱鬧”。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圖説:木偶劇《創世——補天》演出照 新民晚報 胡曉芒 攝

偶型豐富

  人偶同臺、多種木偶技術同臺融合是《創世——補天》的一大特點。杖頭木偶、光影、皮影、撐桿木偶互相融合,木偶形象也頗有特色。如果説女媧的形象還“有跡可循”,那麼,金、木、水、火四神則全靠設計師憑空創造了。設計師潘馮軼告訴記者,四神的形象經過了多次修改,既要滿足導演的要求,又要考慮演員操作的方便。最後呈現在舞臺上的四神風格各異,3D列印的水神頗有些Q版卡通造型的感覺,小小的、閃著光,十分可愛。木神則比較寫實,用泡沫塑膠製成的“枯樹”上了色後很有些滄桑感。火神被塑造成了一隻張著巨大翅膀的鳥,比較接近傳統木偶的形象。而金神最為特別,可以分成6個部分,最初出場時由3位演員合作操作,動起來很是活絡。

  《創世——補天》是上海木偶劇團2017-18年度打造的重點劇目。該劇目前已接到第二十屆塞爾維亞“金火花”藝術節的邀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