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保護上海文化標識,彰顯城市人文底蘊
圖為俯瞰上海中心城區歷史文化風貌區之一的愚園路,老洋房和老式公房都在這裡留下了印記。本報記者葉辰亮攝
上海文化資源豐富,必須傳承中華文化精髓,吸收世界文化精華,做足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文章,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讓城市更有溫度。要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擁有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標誌。上海文化資源豐富,必須傳承中華文化精髓,吸收世界文化精華,做足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文章,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讓城市更有溫度。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上海要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用好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加強公民道德、家庭文明建設。切實保護歷史文化遺産,推進第二批131個歷史風貌街坊保護,彰顯城市人文底蘊。
黨派調研
老城廂當成為上海獨特文化要素
民盟市委建議探索保護新模式,實現民生改善、歷史保護和更新活化的有機結合
老城廂記錄著上海700多年的建城史,是體現上海城市歷史文脈和文化特徵不可或缺、獨一無二的組成部分。上海“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提出,城市文脈保護不能重原租界區域而輕老城廂,不能重古鎮而輕老城廂;建議更好地推進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整體保護和品牌建設。
老城廂不能變成中心區“文化洼地”
民盟市委在一份提案中指出,老城廂在2005年成為上海12片中心城區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之一,相應的風貌保護規劃制定完成。但是,伴隨著中心城區舊區改造步伐,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保護面臨了新的挑戰,“近年來出現了重原租界區域、輕老城廂,重古鎮、輕老城廂的傾向。老城廂除了豫園地區的旅遊品牌和商業圈建設之外,整體作為城市江南文化根脈和海派文化源頭的特徵地位被削弱,甚至遭到了破壞。”
提案認為,相比于對近代租界形成的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日益關注,社會對老城廂的歷史源流、文化特徵及其遺産資源缺乏全面了解和足夠重視,關注點局限于老城廂的破舊和落後,使老城廂有被推向上海中心區“文化洼地”的趨向。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提出,加強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堅持“整體保護、積極保護、嚴格保護”的原則,中心城區從拆改留轉向留改拆,以保護保留為主,不斷拓展保護對象體系。民盟市委認為,要及時調整土地再開發政策和模式,重視中心城區老舊地區的歷史風貌保護意義,重視老城廂的城市文脈價值。
此外,老城廂地區的民生改善需求迫切,相當一部分文物建築年久失修、狀況堪憂,里弄和老公館等都處在非正常的高密度、超負荷使用狀態,缺乏必要生活設施。一方面,居民的居住條件亟待改善;另一方面,這一現狀也給遺産保護帶來很大挑戰。
探索老城廂保護和更新新模式
民盟市委建議,進一步匯聚歷史學、城市學、建築學和民俗學等多學科領域的專家力量和研究成果,對老城廂的人文歷史、空間形態和建築遺産特徵開展更加全面立體的呈現和宣傳,使老城廂的保護和更新獲得更加廣泛的社會共識,使其成為提升城市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和軟實力的更為積極而獨特的文化要素。
提案指出,2005年制定的《上海市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需要重新評估和修訂。對於老城廂價值突出或類型獨特但物理狀態十分脆弱的文物、優秀歷史建築和保留歷史建築如書隱樓,應該列出名目和搶救性保護時間表。此外,以影像和口述史方式開展的老城廂歷史保護工作也應列入政府計劃。
“歷史文化風貌環境根本上是指由與土地密切相關的文化遺産與地域環境共同構成的整體狀態,需要通過土地規劃及相關政策,通過政府主導、市場推動、市民參與等多方方式實現成片和整體保護。”民盟市委建議探索老城廂保護和更新的新模式和新機制,實現民生改善、歷史保護和更新活化的有機結合。
代表聲音
上海應建立革命歷史文獻資源庫
上海紅色文獻如何更好地保留?市人大代表陳超、沙青青建議以迎接2021年中共建黨100週年為契機,在全市層面建立“上海革命歷史文獻資源庫”。
沙青青代表説,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圖書館、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社會科學院以及高校等機構,都或多或少保存有各類涉及革命歷史的“紅色文獻”。這些文獻歷久彌珍,是重要的歷史遺産和精神財富,如陳望道《共産黨宣言》手稿、上海歷次工人武裝暴動的佈告、上海地下黨的會議記錄等等,都是上海作為一座革命城市、紅色城市的歷史見證。
“由於文獻類型多樣、收藏分散、數量龐雜等原因,我們一直對上海全市範圍內革命歷史文獻的總體保存情況缺乏了解,機構之間缺乏橫向溝通機制,無法有效做到紅色文獻的典藏信息共享,對全市紅色文獻開發利用也缺乏頂層設計及相應機制。”
根據文化部的定義,革命歷史文獻是指上起辛亥革命、下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這段歷史時期産生的各種革命、進步文獻,其內容包括辛亥革命時期、五四運動時期出版的各種進步書刊,以及五四運動後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革命歷程中形成的圖書、期刊、報紙、手稿、文件、圖片、海報、傳單、宣傳標語、票據等各種文獻資料。
目前,上海市委宣傳部已經啟動“開天闢地———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2016一2021)”。在此背景下,兩位代表建議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牽頭,全面普查、梳理全市主要文博機構、研究單位以及民間的收藏情況,尤其是主要文獻典藏機構的革命歷史文獻資源收藏、利用現狀;徹底排摸全市相關單位的館藏文獻,匯總各機構的“紅色文獻”典藏信息並進行聯合編目,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建立省級的革命歷史文獻總目———“上海革命歷史文獻總目”。以“普查、編目”為重點,推動上海革命歷史文獻資源庫建設工作,利用新時代信息科技手段,加強革命歷史文獻資源活化利用,通過資源庫建設,做好“紅色文獻”的社會公開、專業研究工作,更好地傳承發揚上海紅色文化。在此基礎上,開展上海革命歷史文獻的數字化工作,最終形成“上海革命歷史文獻資源庫”。
基層探索
建築可以閱讀,街區適合漫步——更新後的愚園路具有樣本意義
是什麼在支撐一條馬路的文藝和市井
“網紅”街區愚園路,一家連鎖麵包房租約到期,空出了十字街角的好鋪位。很多人想談下這個地方,開個時尚買手店之類。常去買麵包的阿姨媽媽們路過總要問一句:“哎呀,拆掉啦,以後還開麵包房嗎?”
幾個月後,這裡開出一家咖啡烘焙店,繼續有麵包賣。朱欣然説:“愚園路還是要有麵包房,兩側弄堂居民習慣靠著這條路過日子。”她所在的上海愚園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愚園文化公司”)負責街區整體更新,一直在生活、藝術和商業之間尋找平衡。
愚園路,這條從未更名的小馬路聚集著曾經的滬西高級住宅,它經歷過租界時期的舊上海風雲,見證過“72家房客”的市井生活。它掌握著上海里弄文化的密碼,但歷史文化風貌區的神形一度被世俗的日常消解———小馬路有過非常破敗的時候。
如今,城市更新喚起人們的記憶,愚園路重回人們視線,並且持續“飄紅”。愚園路街區更新團隊説,愚園路的更新改造在國內外沒有直接對標物,“舊時的人文要恢復,當下的生活要繼續,還要考慮商居混雜街區在互聯網衝擊下的‘實體生存’。愚園路更新必須邊走邊看,不斷迭代。”
垃圾,“老化”的縮影
花園別墅老洋房,里弄小巷梧桐木,如果要提名一處“建築可以閱讀,街區適合漫步”的上海景點,如今的愚園路是理想的選擇。
愚園路從靜安寺向西延伸到中山公園附近,橫跨靜安、長寧兩區,大約一個世紀以前正式成路,梧桐掩映,名流聚居,可謂一部濃縮的上海史。現長寧區少年宮原是王伯群舊居,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住過錢學森、施蟄存,愚園路81號的中共上海地下組織鬥爭史陳列館是劉長勝故居,《布爾什維克》編輯部舊址坐落在不起眼的亨昌裏,在這條路留下故事的還有蔡元培、茅盾、傅雷、張愛玲、顧聖嬰、沈鈞儒等名字。
很長時間以來,愚園路的歷史文化特質隱而不顯,走過這裡,沿途所見是超市、理髮店、水果店、眼鏡店、服裝店,像所有的老舊街區那樣平平無奇。如果有什麼印象深刻的東西,可能是街面垃圾———愚園文化公司總經理黃志偉介紹,愚園路是個商、居混雜街區,一條主路和兩側深深淺淺的弄堂像副魚骨,老弄堂垃圾廂房配套少,居民習慣把東西扔到沿街垃圾桶,垃圾桶不勝負荷,有些東西就攤在街上,被人踢來踢去。
垃圾只是“老化”的縮影。市人大代表、上海弘基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永傑説:“愚園路經歷過百年滄桑,每個時代都在這裡留下印記,花園別墅屬於一個時代,老式公房又是另一個時代,但它們都存在老化問題。第一眼看見的是建築老化,其後是居住功能和商業業態老化,再往後是運維管理跟不上的問題。”愚園文化公司由長寧區屬國企九華集團和弘基集團旗下的創邑實業共同出資設立,2014年著手啟動愚園路的整體更新。
空間,歷史與日常的相處
愚園路長寧段約長1.4公里,東西兩頭分別以鎮寧路、定西路為界,2014年啟動的一期改造覆蓋定西路到江蘇路800多米路段。最初從形態著手:拆除違章建築、翻新沿街外立面、維護更新沿街綠化並逐步拓寬公共空間。
隨後是業態提升,“愚園路街區是中心城區12片歷史文化風貌區之一,改造既要突出歷史文化元素的顯示度,又要解決很現實的問題,也就是讓實體商鋪在電商衝擊中生存下來,贏取人氣。”黃志偉説,消費升級時代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是實體街區的機會,愚園路招商更多考慮現代人的社交需求和藝術需求,“週末休閒吃飯,選擇餐廳的理由也許不是為了吃飽,而是發朋友圈。”
九華集團在愚園路上擁有三分之一店舖,成立合資公司後,這些資源置換到運營方手上,解決了一部分權屬分散的難題,成為愚園路整體業態更新的先決條件。
“網紅街區”的誕生因此有了基礎。那些講究“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新業態讓愚園路翻身成為上海人“蕩馬路”的新地標。藝術人文書店來了,以限量版藝術書籍作主打,在創意書店中自成一家;買手店來了,香港的首飾、澳洲的家居、歐洲的時尚,賣的就是“小眾”;玻璃藝術體驗館來了,可以看展也可以動手製作,是親子遊的必到之所;繪畫藝術空間也開了起來,想把藝術植入一個下午茶的時光。
剩餘三分之二店舖不在業態提升之列,大多維持原有經營。黃志偉説:“街區風貌維護需要他們支持,我們柔性合作,比如平日上門走訪,節假日給大家送一盒餅乾、一支鮮花,希望所有商家注意店面形象和日常管理。”愚園路一期改造完成後,有個老商鋪受到左鄰右舍感染,自動“升級”,重裝門面,完成了與週遭風格的“無縫銜接”。
行走街區,漫遊的人走走停停,有心的人在老建築和老弄堂駐足,“誤入”更好的風景。愚園路沿途弄堂口懸挂了幾十塊大理石銘牌,二維碼掃一掃就可了解建築歷史;走進1065號的“社區歷史名人走廊”,能夠賞讀老洋房背後的名人故事。愚園路有一支社區老居民組成的街道老弄堂文化志願者隊伍,他們是街區風景的解説員,也是街區歷史的記錄者,他們編印了老洋房地圖,出版過《那時那屋那人》《弄堂深深深幾許》《愚園路上的紅色印記》等書籍畫冊。城市更新改變了人與空間的關係,那些附著在建築上的歷史文脈,找到了與日常生活更好的相處之道。
街區最市井的那部分功能沒有被遺忘,江蘇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李世樑説:“不要忘了愚園路是很多居民過日子的地方,柴米油鹽和生活便民服務不能因為城市更新而消失,我們考慮把愚園路1088弄上海醫藥職工大學舊址改造成為社區市民中心,把大餅油條的早餐攤位和小修小補的便民服務請進去——有溫度的社區也是上海文化的一種,也是愚園路的景觀。”
管理,跨越區域和職能的“一體化”
捧著咖啡逛老洋房,興致來了“拗造型”拍照,轉身就把咖啡杯忘在墻根或窗沿——新愚園路仍然有垃圾問題,儘管看上去微不足道。黃志偉説,現在的垃圾反映的不是功能問題,而是管理問題。
愚園路橫跨兩個區,長寧段又分屬兩個街道轄區,沿街四個居委會,三個歸江蘇路街道,一個居委會歸華陽路街道。李世樑説:“街面管理牽涉到多個職能部門,綠化隊伍管綠化養護,市容隊伍管道路清掃。要管好愚園路街區,首先要跨行政邊界,其次要跨職能範圍。”
一個落在洋房窗臺的咖啡杯,理論上不在保潔和保綠人員的工作範圍內。但對街區管理來説是個“空檔”。
去年,長寧區為愚園路街區制定了“打破機制”的“市政市容環境一體化管理方案”,成立愚園路風貌區管理辦公室,由江蘇路街道主要負責人擔任辦公室主任,區建交委、區綠化市容局、區城管執法局、區交警支隊一大隊以及江蘇路、華陽路兩個街道的公安、市容、城管共同參與。
長寧區要求愚園路街區管理打破邊界、統一標準:一是打破江蘇路街道和華陽路街道的邊界,實施全路段管理,二是打破公共區域紅線內外的邊界,實施全區域管理。同時,愚園路風貌區管理辦公室統一購買服務,統管分類使用,並跟蹤執行情況。沿街店舖店招店牌、立面、燈光等包裝設計硬體,按照“誰設計、誰製作、誰負責”的原則實行社會化運作。
愚園文化公司接受愚園路風貌區管理辦公室購買服務,啟動了全新的管理模式。街面垃圾只要在視線範圍內的,保潔員都要負責拾撿起,“不存在什麼位置應該撿,什麼位置不該撿”的道理,垃圾桶本身也要成為街面風景,黃志偉要求工作人員做到“隔夜垃圾每天7點半之前處理,白天出現的垃圾10分鐘之內清理完畢”。如果有商家或居民裝修,可以直接電話保潔人員,讓保潔車到門口去運垃圾。
“對商業企業來説,形態和業態的升級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管理。但是轉念一想,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只要機制能夠順應目標,管理並不是多麼複雜的事。”黃志偉表示,愚園路街區的成長目標,就是歷史與當下、藝術與市井、商業與生活的各取所需、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