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民樂保護傳承 江南絲竹聲處處可聞

2018-03-05 14:25:24|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加大民樂保護傳承,江南絲竹聲在上海處處可聞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江南絲竹這個流傳于江浙滬的民間音樂樂種已有四百年曆史。江南的風土和人文孕育了絲竹之音的細膩婉約,成為江南人揮之不去的鄉音鄉愁。近年來,上海加大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保護與傳播、交流。從2014年至今,全市已建立20多個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培養了多支演奏隊伍。與此同時,華陰老腔、侗族大歌、西北“花兒”、陜北民歌等國家級非遺項目紛紛登上徐匯區“國樂雅韻”平臺,音樂類非遺的省際交流渠道愈加暢通。絲竹聲、弦樂聲,在上海處處可聞。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_副本

漕河涇新春音樂會古箏獨奏《茉莉芬芳》

  匯聚民間力量,傳承絲竹之音

  江南絲竹是民族器樂中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樂種之一,以絲弦樂器和竹管樂器為基本編制,已被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演奏時,風格優雅、曲調婉麗,富有江南秀美之風。在發展過程中,江南絲竹形成了“八大曲”,包含《歡樂歌》《行街》《三六》《四合如意》《雲慶》等八個作品,廣為流傳。

  在上海,活躍至今的多個江南絲竹民間樂團,已成為推廣江南之音的重要力量。上世紀40年代,國樂大師孫裕德創辦了上海國樂研究會,該會很快便成為滬上知名的民間國樂團體。1981年,孫裕德之女、江南絲竹市級傳承人孫文妍召集了原上海國樂研究會的老會員進行復會,繼續以傳承江南絲竹為己任。“有人曾説,‘非江南絲竹,不能體現出江南的山水’,江南的音樂之美,就是在江南絲竹中體現出來的。”孫文妍認為,傳承的要義是“原汁原味”,“民間樂團要把藝術做到極致,專家喜歡、百姓喜歡,樂種就會保留下來。”

  每週四下午,在湖南街道的活動室中,樂隊成員準時到場排練,30多年來從未間斷。“雖然我們都是業餘的,但我敢確定,樂團的演奏水準不亞於專業樂團。”這支隊伍曾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海大劇院等多個院團舉辦專場演出,並在“海內外江南絲竹比賽”中榮獲金獎。孫文妍説,最令她感慨的是,很多次,音樂會結束後,不少聽眾感嘆“久違了”。“明明是傳統音樂,給人的感覺卻是久違了。現在的音樂都太直白了,很張揚,這種內斂的東西一下子都聽不到了。”身為傳承人,她希望傳承最樸素、最原原本本的江南絲竹,“通過隊員間的長期切磋、磨合,在演奏上不斷精益求精。”

  2014年,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啟動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創建工作,目前已在松江區中山街道、金山區山陽鎮、崇明區新河鎮等地建立22個傳承基地。上海國樂研究會所在的湖南街道被評選為優秀基地。

  而在每週二下午,茉莉花江南絲竹社則相聚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宮,演奏起悠揚樂聲。除了參加各類絲竹展演,大部分隊員還以輔導員、教師等身份在學校、社區推廣江南絲竹。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以樂團現有樂譜庫為基礎,團隊還搭建了“茉莉花樂譜閣”,持續匯聚、整理、製作民樂及江南絲竹經典樂曲譜及音像資料。

  傳承需要新人,發展需要新作

  除了原汁原味的傳承,還有不少音樂家致力於絲竹音樂的創新。

  上海民族樂團二胡演奏家沈多米是江南絲竹浦東派傳承人。她出生於江南絲竹世家,和弟弟沈多雷一起是家族第四代傳人。到她父親這一代,就已經脫離民間演奏,進入專業範疇。當年沈多米考上海音樂學院時,憑藉江南絲竹“八大曲”之一的《歡樂歌》打動了評委,“江南絲竹柔、美、糯,充滿水鄉味道,不同的演奏方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_副本

上海民族樂團二胡演奏家沈多米

  沈多米認為,江南絲竹在民間的傳承面臨著兩個非常突出的問題,一個是傳承人“老齡化”嚴重,年輕人幾乎沒有。“如果演奏的都是老年人,還能吸引年輕人來看嗎?”第二個問題在於專業人士參與太少,這導致民間傳承的局限性很強,水準比較低,而且很少演出新的作品。沈多米今年55歲,她希望能找到熱愛江南絲竹的年輕的“第五代”傳人,也希望能為民間江南絲竹的傳承提供專業支持。“人才是江南絲竹傳承和發展的當務之急,江南絲竹的傳承和創新需要專業力量和民間力量的合作。江南絲竹最初是來自民間的,今天我們仍然要向民間學習,向傳統學習。”

  年逾古稀的顧冠仁曾是上海民族樂團團長、藝術總監,在江南絲竹的創作和推廣上,他從未停止過腳步。1982年,他新創的江南絲竹作品《春暉曲》在當年的“上海之春”首演,讓人印象深刻。1987年,作品《綠野》獲首屆“海內外江南絲竹創作與演奏比賽”創作一等獎。近年來,他更是植根傳統,創作出《春曉》《清清洋山河》《瀛洲古調二首》《瀛洲新韻》等系列“新江南絲竹”作品。作品凝聚了古曲、小調、戲曲和絲竹的精華,既呈現水鄉澤國的秀美,又兼具都市人文的靈動,展現出當代江南絲竹的活力與風采。

  顧冠仁説,今天要傳承江南絲竹,不能只局限于傳統的“八大曲”,還有許多被忽略的寶藏可以被挖掘和傳承。“比如,前兩年的海內外江南絲竹邀請賽,將《凡忘工》和《小霓裳曲》這兩首非常有特色的傳統江南絲竹作品作為指定曲目,就能讓更多人了解到這些優秀的作品。”

  目前,上海民族樂團有著不同年齡層的江南絲竹演奏組合,其中不乏90後的演奏家們。前輩帶後輩,將豐富的經驗代代相傳。樂團的演奏家們在海內外江南絲竹創作與演奏比賽、首屆中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比賽、多屆海內外江南絲竹邀請賽等大賽中榮獲金獎、“最佳演奏獎”等最高榮譽。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_副本

顧冠仁指揮上海民族樂團演繹他創作的“新江南絲竹”作品 洪藝桐 攝

  加強省際交流,彰顯江南風味

  前不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華陰老腔的傳承人在漕河涇新春音樂會上一展歌喉,粗獷大氣的表演贏得陣陣掌聲。得益於省市間的交流互通,上海的音樂愛好者在享受江南絲竹的“文人美”的同時,還能聆聽到截然不同的民間音樂風格。

  “音樂”是近年來漕河涇街道打出的一張名片。連續三年,街道的新年音樂會都以民樂為主角,古箏、嗩吶、中阮演奏頗受居民歡迎。春運期間,街道還組織專業樂隊與社區民樂隊共同在上海南站送演出。“漕河涇是百年老鎮,但能證明百年曆史的文物不多了。”漕河涇街道社區發展辦主任鬱海波希望,能讓“音樂”成為漕河涇的新標誌,“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國家級非遺音樂的演出。”即將到來的3月25日“文化服務日”,街道將邀請四川揚琴國家級傳承人劉時燕來滬演出。

  從古至今、從南至北,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形式。“‘民間音樂類’非遺內容最為豐富,表演性強,觀賞性強,藝術性好。”徐匯區非遺辦負責人金志紅很早就萌生出打造一個展示音樂類非遺的平臺。2015年6月,文化遺産日期間,徐匯區“國樂雅韻”民間音樂推廣平臺第一期演出正式亮相。之後的每月最後一個週五晚上,在梅隴文化館都有一場音樂類非遺的演出。華陰老腔、寧夏口弦、布依族八音坐唱、青海平弦等原生態的民間音樂都曾登上舞臺,與滬上觀眾面對面。“演出以傳承人搭配專業音樂教授的方式組成,在傳承人表演的同時,專家教授輔助講解,以幫助上海市民認識、理解這些在平時難得一見的民間音樂。”金志紅説。時至今日,“國樂雅韻”的觀眾已超過數萬人次。

  而在顧冠仁看來,省際間的音樂交流,也有利於上海本土音樂的發展。“江南絲竹海納百川,善於吸收不同地域戲曲和民間音樂的風格。比如著名的江南絲竹樂曲《鷓鴣飛》,就來自湖南的民歌。”他説, “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融匯了多元的文化。我們在吸收外來的同時,不能喪失江南地域特色,要在生於斯、長于斯的土地中汲取能量,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樹立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來自江南的藝術趣味、音樂風格、人文氣質都不能丟,我們不能保守,更不能脫離傳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