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巧用物聯網 打造社區管理新模式

2018-03-08 10:27:24|來源:新華社|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哪的消防通道上有違規停車、哪家的獨居老人生命體徵出現異常、哪條馬路上的窨井蓋被異常打開……在上海,來自“神經末梢”的報警信息被匯總到社區綜合管理平臺,幫助社區更好實現精細化管理。“物聯網+”正在重塑社區的管理模式。

  高空拋物難找“罪魁禍首”?大樓外部安裝紅外線報警裝置,後臺在讀取物品的拋出軌跡後可精準判斷出哪戶人家拋物,方便社區幹部上門勸導。趁著夜深人靜,偷偷在消防通道上違規停車?消防通道上的地磁感應設備,感應到的重物存在時長一旦超標,便會發出警報,方便小區物業儘快找到車主。

  在上海靜安區臨汾街道,社區裏的“小事”現在能通過2萬多個感測器,第一時間傳送到被稱為“社區大腦”的綜合管理平臺“報警”。

  構建“城市智慧綜合運營中心”是“國家發改委2018年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在上海靜安區試點的一個重要內容。在臨汾街道開展包括構建“社區大腦”在內的試點工作,旨在探索以居住功能為主的社區領域實現協同治理的應用樣本。

  靜安區科委主任周雋説,運用物聯網與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社區大腦”嘗試解決社區管理中“人力所不能及、人力所無法及、人力所沒有及”的實際問題,提高社會管理的精細度,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臨汾街道黨工委書記俞林偉説,“社區大腦”正在重塑基層的管理模式。從巡查發現、群眾舉報發現,變為感測器報警。收到警報信息後,根據佩戴著藍牙非接觸式身份管理手環上提供的工作人員定位,調配最近的管理力量到現場,提高了處置效率。

  大數據平臺的建立,還將幫助社區在總結高發問題、地區和原因時尋找到背後的規律。目前,僅臨汾街道的“社區大腦”就積累了360萬條數據,而這些數據未來將能作為制定社區管理方式的依據,幫助城市的管理者更好地實現精細化管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