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內外全球維修業再起蓬頭

2018-04-08 10:54:48|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自貿區內外全球維修業再起蓬頭——上海“全球維修”服務品牌,以更高姿態打響逆襲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為捷普科技上海工廠一名工人在車間工作。2015年,該公司獲得上海檢驗檢疫局頒發的“入境再利用業務資質證書”後,打通了入境維修業務瓶頸,每年節省境外維修費用上百萬美元,提升了競爭力,拓展了國內外市場。 (資料照片)

  一座城市,從承接代加工訂單,到擔當起全球維修重任,佔據的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微笑曲線”高端。

  全球維修作為工業4.0時代的戰略性産業,是檢驗一個國家或地區先進製造及其配套高端服務業的一項重要競爭力指標。在美國,維修和再製造業的年産值高達1000億美元。發展全球維修,往往是一地製造業能級提升後的水到渠成,可實現製造企業從加工貿易向技術含量更高、利潤更豐厚的服務貿易延伸。在這一領域,正全力打響“上海製造”和“上海服務”品牌的上海,不願也不會缺席。

  事實上,自2014年上海開始在自貿區內率先探索全球維修業監管並逐步向區外複製推廣以來,迄今區內區外已有24家企業獲入境維修/再製造業務資質,去年全球維修産值達4.96億美元。但不必諱言,其中部分“前浪”已“倒在沙灘上”,尤其在2016年,出現一些維修企業黯然退出或轉移的情況。

  然而陣痛之後現轉機。去年下半年以來,自貿區內外全球維修業再起蓬頭,其技術含量、製造能級均不容小覷。而來自政府部門的創新監管,則有著鼓勵尖端、便利為要等更為明確的指向。上海“全球維修”服務品牌,這場絕非簡單重復、而是以更高姿態示人的逆襲已經開啟。

  坐頭等艙去送維修備件

  去年初,以色列公司奧寶科技在自貿區內註冊全球維修中心,並在幾個月前拿到了上海檢驗檢疫局頒發的入境維修/再製造業務資質。記者在該公司現場採訪時,新的一批用以維修備件的測試和維修平臺已從其總部運抵上海,奧寶科技亞太區物流總監曹峰在忙碌間隙派出一名速遞員,任務是將一塊筆記本大小的用以控制主機的MBC板,送至東京客戶的工廠。由於最近的一班航班商務和經濟艙已售罄,這名速遞員將坐頭等艙去,機場還有專車等候。之所以如此不惜代價,在於客戶等不起——1小時前,由奧寶研發的設備突然“罷工”,必須迅速更換備件以恢復生産,生産線每停1分鐘就損失數千元。

  24年前進入中國的奧寶,在科技界來頭不小——幾乎所有電子産品的生産都會使用奧寶研發的檢測系統,多代“蘋果”邀請奧寶共同研發,你所能想到的全球知名電子産品製造商,大多是奧寶的客戶。

  奧寶在中國每年有近千萬美元的維修訂單,但在去年之前,出於知識産權保護等種種考慮,所有待維修部件全部送往海外,修完再運回中國,出口稅和進口關稅兩項合計,平均被徵27%,還不算運費和2個月往返的時間成本。由於客戶至上,奧寶向部分在華和海外客戶作出在一定時間內更換備件的承諾,這就迫使奧寶不得不備足備件。“但這又帶來壓倉風險,電子設備年年出新,舊的備件庫存每年要報廢百萬美金。”曹峰説。

  政府開“一扇窗”助企業轉型

  基於此,奧寶在去年作出重要決定:在上海自貿區內註冊全球維修中心,一方面可豁免進出口稅,另一方也可充分利用上海的口岸、設備和本土技術人才優勢。

  上海檢驗檢疫局檢驗監管處副處長方斌告訴記者,上海自2014年起開始在自貿區內先行先試全球維修産業監管制度創新,探索對自貿區內企業進口的維修用途機電産品,在企業資質評估與産品風險分析基礎上,以年度核準制替代原有的批次化備案制;免除入境維修用舊機電産品海外裝運前檢驗;以週期性的企業監管替代批次化的産品檢驗。這樣一來,既滿足了企業對修理物品快速通關的需求,又確保了對環保、品質安全風險的有效把控,企業維修週期提速70%以上。因此,當去年奧寶申請入境維修/再製造業務資質時,已經能享受到相當成熟的制度紅利。

  然而企業不斷冒出的新需求,仍在考驗著政府部門的判斷力。奧寶在自貿區內同時承接境內和境外客戶訂單,但從海關監管角度,必須分設2條生産線,物理隔開,以免物料混串。然而對企業而言,多一條生産線就是多出幾千萬美元的非必要支出,若政府毫無“通融”,極易打擊企業積極性。基於奧寶在科技界的強大口碑和對上海高端製造的潛在貢獻,上海海關經審慎評估,在確保奧寶的産品標簽和可視化管理等能夠達標的情況下,最終允許奧寶僅用一條生産線開展全球維修業,而且其獲得入境維修/再製造業務資質的時間也比“前輩”縮短了一半。這讓曹峰十分感慨,“政府部門正日漸練就一雙慧眼,對企業實施分類管理、為企業提供更精細化服務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了”。

  捷普也是政府慧眼之下的受益者。這家2002年註冊于漕河涇的美國公司,是全球第三大電子製造服務商。近年來,捷普上海公司致力於向兩頭延伸,一方面主動前移為客戶做産品研發,另一方面則心心唸唸要補齊售後服務短板。“如果不這麼轉型,就體現不出我們落戶上海的優勢。”公司運營負責人張岩説。機會出現在2015年。這一年,諾基亞決定將位於上海的工廠外包,並在亞洲區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這個工廠將生産手機基站産品,但挑戰在於合作夥伴必須具備製造能力開發、製造、售後服務等完整産業鏈的能力。這場亞洲範圍內強手如林的爭奪戰中,捷普上海憑著自身過硬實力和入境維修/再製造業務資質這一籌碼最終勝出,得到諾基亞2億美元産值的大業務。張岩告訴記者,其實捷普的部分入境維修産品涉及我國貿易限制措施,為保險起見,政府完全可一拒了之。“但當了解到我們的維修成品全數出口,並不會流入國內市場後,上海檢驗檢疫局聯合市商務委共同評審,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最終授出相關資質,並通過多部門制度性文件進行固化和聯合推進。政府部門開出‘一扇窗’,幫助企業實現轉型,這也堅定了企業繼續留在上海發展的決心。”

  擺脫對量的追逐更重質的提升

  不可否認,首批獲頒資質開展全球維修的企業已歷經浮沉,如台灣HTC,因跟不上智慧手機發展形勢,其銷售暴跌並牽連維修,現已退出自貿區。也有企業不堪運營負擔而將維修業務轉移至更具成本優勢的境外。

  但不難看出,這些企業多集中在LED燈、手機、平板電腦主板等整機價格較低、維修技術門檻較低的領域。在方斌看來,這樣的離去不足惜,“全球維修如果僅僅是敲敲榔頭或焊幾個二極體,這樣的小修小補,對上海沒有意義。上海需要的是更高端的製造業和與其相配套的服務業,也唯有這樣,上海的服務優勢才能顯現出來”。

  種種跡象表明,上海全球維修業已擺脫對量的追逐,而更注重質的提升。GE通用電氣的火車頭機車零部件,曾經百分百在美國維修。去年,上海檢驗檢疫局及時量身定制便利化檢驗監管方案和電子化信息溯源等舉措,促使GE 最終拒絕了新加坡的“誘惑”,將包括全球維修在內的GE亞太物流運營分撥中心落戶上海。

  這兩天,曹峰正忙著為色列總部專家來滬培訓上海工程師作準備,他告訴記者,目前奧寶所招募的維修工程師多是從在滬世界500強企業中挖來,“除了高薪誘惑,這些工程師們也看中了‘偷師’奧寶技術的機會”。據透露,預計到2019年,奧寶在自貿區內的全球維修中心將有40%的訂單來自日、韓、新加坡等亞太國家和地區。

  而位於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的上海貝爾維修中心,作為自貿區內首批試點維修業務的企業之一,已經歷時間考驗,現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超過10個國家提供産品維修服務的維修分撥中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