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打開《“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

2018-04-27 09:12:09|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解讀|如何正確打開《“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

  服務,作為上海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響的“四大品牌”之首,是構築未來戰略優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下階段打響“上海服務”架起一座指路“燈塔”,《全力打響“上海服務”品牌加快構築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優勢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已正式印發。

  根據上海市統計局發佈的今年一季度上海經濟數據來看,上海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70.3%。總體來看,上海服務經濟穩定佔GDP約七成左右,成為經濟發展的絕對支柱,這意味著上海基本達到了世界級“服務型城市”的標準。毫不誇張地説,每位市民無時無刻都在體驗著各式各樣的“上海服務”。

  那麼,《“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將從哪些方面作為抓手實現“上海服務”這個品牌?頂層設計有哪些特點和亮點?一起跟著東方網記者來打開這份計劃吧。

  “上海服務”不是狹義的“服務業”

  首批十三個專項行動覆蓋面廣

  從《“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中看來,其中“上海服務”不應是狹義的“服務業”,“上海服務”內涵豐富,包括進一步增強經濟中心城市服務功能、提升服務經濟能級、提高服務國家戰略能力和深化建設服務型政府等多方面。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今年的上海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上,一個僅10秒的小視頻被不少參賽者津津樂道。原來,賽事主辦方為每位衝過終點線的完賽者都“私人定制”了一個衝線視頻,該視頻通過大數據分析抓取,完賽者只要輸入自己的參賽號碼就可以自動合成。這一個貼心的小舉動讓跑者對於賽事的記憶更動感,讓賽事更值得留念。賽事組織更加重視選手的感受,提升了上海賽事的服務能級,這就是一種“上海服務”。

  然而,這只是上海提升服務能級的一小步。注重高端賽事的打造,將上海建設成國際體育賽事之都正是十三個打響“上海服務”品牌的專項行動之一。上海通過把握服務水準的領先度、服務功能的輻射度、服務對象的感受度和服務品牌的美譽度等標準,精心挑選出重點領域和行業最靚麗的“服務珍珠”,串起凸顯上海服務優勢的“珍珠項鍊”。

  《“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不僅僅是一份頂層設計,更是一份落到實處的操作手冊。首批專項行動涉及金融、航運、科創、專業服務、會展、設計、教育、醫療、養老、旅遊、體育賽事、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志願服務十三個領域。

  比如增強經濟中心城市服務功能方面,上海將在提升金融服務能級專項行動推動下,未來三年上海將重點推動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市場“上海價格”,典型案例包括完善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上海金”定價機制,拓展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的原油期貨交易價格發現功能,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展“新藍籌”行動,推進“滬倫通”,推動設立民營張江銀行等。

  落到民生實處,在教育、醫療、養老等關注度高的“上海服務”領域,上海將實施優質教育供給專項行動、建設亞洲醫學中心專項行動和建設國際老年友好城市專項行動。包括以“雙一流”建設為抓手打造一批名牌大學和學科,積極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教育品牌;加快建設一批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臨床重點專科,大力培養和集聚一批“名醫”,做實做優“家庭醫生制度”品牌;實施一批養老服務能力提升項目,實施一批適老環境建設項目,完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首批專項行動重在點上突破,但不是只有這十三個專項行動。專項行動是開放性、包容性的體系,今後符合標準的各領域專項行動可以不斷動態納入。

  “服務”是經濟中心城市的使命所在

  以人民為中心社會評價是第一評價

  從宏觀層面來看,《“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中指出,服務功能是上海的核心功能,是經濟中心城市的使命所在。全力打響“上海服務”品牌,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一是打響“上海服務”品牌是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二是打響上海服務品牌是增強高品質服務供給能力的重要行動。三是打響上海服務品牌是構築新時代上海服務競爭優勢的重要抓手。

  打響“上海服務”品牌主要聚焦服務功能、服務經濟、服務民生、服務環境,不妨結合實際來看。今年4月1日起,不少上海市民發現,除代扣代繳證券交易印花稅以外,所有的完稅證明均可在網上開具,與稅務服務廳開具的紙質證明具有一樣的效率。以前需要排上半天隊才能解決的“大麻煩”,現在登錄網上辦稅服務廳點點滑鼠,就輕鬆搞定。個人企業在經營活動中便利度的提升,折射了上海整體營商環境的提升,恰恰就是打響“上海服務”品牌主中服務環境的提升。

  《“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圍繞服務環境,上海將聚焦服務品牌影響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社會評價是第一評價、受眾感受是第一感受,弘揚追求卓越的服務理念,堅守公平普惠的服務取向,強化改革創新的服務意識,倡導開放包容的服務精神,著力提升服務對象、消費者和市場主體對上海服務的感受度、體驗感和獲得感,推動“上海服務”成為優質服務、高端服務的代名詞,持續提升上海城市的吸引力、創造力和競爭力。

  而圍繞服務功能,《“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上海將全力落實和服務國家戰略,全面提升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創“五個中心”核心服務功能,著力增強上海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服務“一帶一路”和服務全球能力。

  此外,圍繞服務經濟和服務民生,《“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上海要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充分發揮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作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服務品質、服務效率和服務動力變革,推動生産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高端化拓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提升,著力實現高品質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

  計劃還明確了“1+4”的目標,“1”就是一個總目標:到2020年,上海配置全球資源能力明顯提升,服務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服務民生創造高品質生活邁上新臺階;“上海服務=優質服務”的感受度和認知度全面加強,形成一批名企、名家、名師、名校、名醫、名院、名勝、名展、名賽、名節、名會等,“上海服務”成為國內外馳名的金字招牌和城市名片。“4”就是四個分目標:一是服務功能全面增強,二是服務經濟能級提升,三是服務創新提速增效,四是服務品牌不斷涌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