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率先探索住房公積金制度 累計提取5271億

2018-10-22 09:13:59|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上海率先探索住房公積金制度 累計提取5271億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住房問題嚴重困擾上海,人均建築面積僅六平方米,住房矛盾尖銳。轉變在1991年出現,上海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住房公積金制度,打破了長期以來住房由國家和單位統包的格局,建立了一種全新的住房籌資機制,使得一大批職工和居民家庭居住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這項歷史性重大創舉和制度創新,很快在全國得到普遍推廣和廣泛複製,對推動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人民群眾住有所居發揮了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之前,長期計劃經濟體製造成了上海城市住房嚴重短缺、建設資金匱乏、供需失衡的局面。當時,人均居住面積僅有六平方米,住房問題被稱為“天字第一號”難題。

  現年93歲高齡的葉伯初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的負責人,葉老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那些為建立公積金制度而奔波的日子:1990年3月,為探索緩解住房矛盾的有效途徑和政策措施,上海市政府決定抽調有關方面同志組成市住房問題研究小組,研究制定上海住房制度改革方案。1990年5至6月,時任上海市市委書記、市長的朱鎔基同志在多次聽取研究小組制訂房改方案情況的彙報後,親自率團赴香港、新加坡等地學習推行公積金、解決住房問題的經驗。1991年2月,上海正式出臺以“推行公積金,提租發補貼,配房買債券,買房給優惠,建立房委會”為主要內容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拉開了房改的序幕。其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成為整個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

  自1991年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以來,以服務住房制度改革為設立初衷,以服務和保障民生為宗旨,短短幾年內迅速發展。據統計,截至1996年12月,全市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職工達到441萬人,發售住宅建設債券6.67億元,為擴大住宅建設規模和改善本市職工的居住條件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上海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探索和實踐為全國推廣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994年,國務院《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1994〕43號)發佈實施,明確提出“全國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1999年國務院頒布《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02年予以修改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正式納入法制化軌道,全國普遍建立。

  據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9月末,上海累計歸集住房公積金(含補充公積金)8749億元,累計提取住房公積金(含補充公積金)5271億元,累計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購房貸款7560億,發放戶數251萬戶。

  在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産市場快速發展中,上海住房公積金制度在不同時期發揮不同作用,為城市住房建設開闢了穩定的資金來源,有效提高了職工住房支付能力,破解了住房“造不起”、“買不起”困境,使得一大批市民的居住條件得到迅速明顯的提高。

  金雅明就是一名公積金政策實惠的親歷者。“1982年,我25歲結婚時,國家分房,住在浙江路上,面積才21平方米,廚衛公用。”35歲時,金雅明買了建設債券,搬進了江浦路67平方米的房子。“2009年,我把江浦路的房子賣了,又在江寧路給兒子買了一套二手房,當時總價215萬,我公積金貸款了60萬。”二十多年來,隨著公積金制度的不斷完善發展,金雅明的家庭居住環境也在不斷提高。

  原來在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以前,職工的工資收入中沒有住房含量。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立,打破了長期以來住房由國家和單位統包統攬的格局,通過國家支持一部分、單位補貼一部分、個人合理負擔一部分,形成了國家、單位和個人三位一體共同分擔的住房貨幣化分配和住房籌資新機制。

  從1994年起,上海公有住房出售全面推行。在當時市民家庭普遍現金資産積累不多的情況下,住房公積金成為大多數職工家庭購買公有住房的主要資金來源。1998年後,住房公積金轉為支持職工購房。大數據統計顯示,在住房公積金提取金額中,住房消費提取比例持續不斷上升,近年來已經超過80%,對提高職工和居民住房消費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有效地促進房地産市場的繁榮發展。

  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立,也創造性地開闢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政策性住房融資信貸渠道。上海于1992年5月發放了第一筆住房公積金個人購房貸款,開創了我國個人住房貸款和政策性住房貸款的先河。截至2017年底,累計發放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7059.11億元,支持購房建築面積約2.16億平方米,共243萬戶家庭。

  公積金制度建立至今已有27年,上海逐漸形成了一套符合實際的管理運作體系和模式。

  住房公積金制度從最初的支持單位建房解困發展為全面支持職工住房消費,從單一支持職工購房發展為支持包括購房、租房在內的各類住房消費。繳存主體從企事業單位職工群體逐步擴大至自由職業、靈活就業人員、非全日制就業人群。增值收益的使用從最初的作為廉租房建設補充資金髮展為投資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種種探索和轉變,使上海的公積金制度拓展出新功能,更好地滿足公積金繳存者多層次的住房需求。

  多年來,上海住房公積金管理不斷增強服務意識,至今已擁有各類公積金業務辦理和服務網點上千個,形成“網點就在身邊”的服務格局。上海還率先開通了12329服務熱線、12329短信服務平臺,革命性再造業務流程,大力推進網上業務辦理,讓更多繳存單位通過互聯網便捷繳存公積金。通過開通網上虛擬櫃面,單位和職工足不出戶就可辦理賬戶查詢、貸款資格預審等業務,服務便捷度大幅提升,真正做到“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