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治理是建設生態文明、提升城市管理、確保市民健康的重要工作,垃圾分類是垃圾治理的重要前提。7月30日,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介紹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相關情況。到2020年底,上海將基本實現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居民區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生活垃圾分類品質明顯提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到3.28萬噸/日以上,其中,濕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達到7000噸/日,生活垃圾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三年改造17000余座分類垃圾箱房
根據《行動計劃》,到2020年,通過規範源頭到末端的分類設施設備配置,完善全程分類物流體系。
上海將用三年時間,完成17000余座分類垃圾箱房改造,900余輛濕垃圾專用收運車、16輛有害垃圾專用收運車的規範配置,41座大型中轉設施的分類中轉改造、8000個兩網融合回收點建設及點、站、場體系建設,具備7000噸/日濕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和3.28萬噸/日垃圾綜合處理能力。各項指標任務細化至年、責任落實到區。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九月進行一審
目前,本市已經開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立法工作,市人大已將條例作為今年正式立法項目,按計劃9月將進行一審。
同時,出臺建立健全可回收物回收體系相關支持政策,結合兩網融合系統建設培育資源化利用主體企業,重構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體系。建立完善市、區、街鎮各級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聯席會議及村(居)委生活垃圾綜合管理協調機制並有效運行,提高政府各部門合力。
加快末端設施建設 至六月底濕垃圾日均分類量3641噸
記者在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目前,黃浦、楊浦、虹口、松江、奉賢、金山等6個區都已經制定併發布了區域性三年行動計劃,其餘10各區都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初稿,全市垃圾分類全程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在分類處理環節,通過加快末端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垃圾處置能力。據統計,到6月底,全市餐廚垃圾、居住區廚余果皮、菜場果蔬菜皮等濕垃圾日均分類量已達3641噸,已超出預定指標3483噸。兩網融合系統可回收物日均收運量為443噸,與2017年相比,為去年日均量的2.43倍。
另外,全市還制定發佈了《上海市家用分類垃圾桶技術規範(試行)》和《上海市家用分類垃圾袋技術規範(試行)》,製作並印製了面向居住區、單位、黨政機關等不同場所的垃圾分類投放宣傳手冊與投放指引約4萬份。“定時定點”模式得到了廣泛應用,並取得了明顯效果,在崇明區、長寧區的程家橋街道和虹橋街道等顯示了良好的示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