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嵌入式服務築起家門口“心靈驛站”

2018-12-13 09:06:56|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嵌入式服務築起家門口“心靈驛站”

  傍晚,康家弄的王家阿姨,正在“屋裏廂”灶間給一家人燒晚飯。這個大約十幾平方米的灶間裏,“定制”了四戶人家的廚房設備。晚飯燒好,一家人還可以到旁邊的“公共就餐區”坐下吃飯。

  位於黃浦區小東門街道的這個集助浴、助餐、助洗、助醫、休閒娛樂、小家電維修等功能于一體的“鄰家屋裏廂”服務站,全年無休,解決了附近二級舊裏居民的種種生活難題,讓居民們在告別違建的同時也改善了生活。

  跟“鄰家屋裏廂”類似,上海2萬多個黨建服務中心站點與市民驛站、睦鄰家園、鄰裡中心等融為一體,嵌入街區、園區、樓宇、商圈等,把服務送到“家門口”,共同築起大家的“心靈驛站”。

  整合資源解居民困難

  “基層治理,很大程度上是做人的工作。”小東門街道黨工委書記周誠對此深有體會。康家弄所處的泛東街區域位於上海老城廂,房屋破舊狹窄,違法搭建多,整治過程困難重重。周誠指著居民家門口幾塊地磚:“這是以前違建搭出來的廚房或浴室。如果不能解決生活問題,拆違很難推進,而且拆了也會反彈。”

  小東門街道通過整合資源,建起了“鄰家屋裏廂”。除了廚房、公共浴室,還有公共洗衣房,配了六台洗衣機、兩台烘乾設備,供居民自助洗衣,並在院落裏辟出晾曬場地。不僅如此,這裡還網羅了家電維修、食品檢測等服務。“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屋裏廂”的規則設計是共建共享——對80歲以上老人免費提供服務,其他居民可以用志願服務、參加活動換積分,以此形成建設社區共同體的閉環。

  位於天寶路881號二樓的“市民驛站”,建成後一直人氣很旺。這裡集納就餐、診療、手工、諮詢等功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是嘉興路街道“市民驛站”第一分站,樞紐核心是它的黨建服務站,覆蓋6個居民區黨總支、15個“兩新”組織黨組織和16家區域化黨建成員單位。

  “如果不是有市民驛站,我這條命恐怕就沒了。”獨居老人王永年對記者説,他患有心臟病、肺氣腫,發病時幸好有工作人員送他就醫。

  “這是暢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需要。”有關負責人認為,“家門口”就好比一個點,背後接入的是城市網格化管理、區域化黨建的大網。“家門口”服務體系建設,不僅為黨員群眾帶來工作生活便利,更有力推動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的精細化、現代化。

  創新引領“自治經”

  嵌入式平臺在服務基礎上,進一步凝聚各方共識,激發共同參與熱情。

  在陸家嘴街道市新居民區,家門口服務站讓居民不出社區就能辦理大病登記、公積金帳單、房屋租賃備案、就醫本換發等常用事項。同時,在“家門口”服務建設中,市新居民區將黨建融入各方面,通過“全崗通”、自治金項目等運作,統籌整合多方資源破解小區難點、回應群眾需求,形成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多元主體參與治理新格局。

  許多居民參與進來。67歲的居民于立弟是一名小區志願者,喜歡養花。他和其他志願者發動小區居民參與綠化改造,讓這個普通老齡化的社區裏秋花綻放,爭奇鬥艷。

  陸家嘴街道黨工委書記倪倩説,小區裏的“第二客廳”提供了會議召開、市民學習、文藝演出的空間,成為以“看、聽、享、學、議、創”為一體、基層黨組織領導下充實生機活力的居民自治窗口,實現了“需求在這裡提取,議題在這裡産生,項目在這裡運行,成效在這裡評價”。

  黨建嵌入新興領域

  不止于社區,上海探索在新興領域厚植黨建優勢。把黨建嵌入城市經濟社會最活躍的經絡上,是上海城市基層黨建的重要經驗之一。

  上海中心22樓的黨建服務中心,有弧形的空中花園,沿窗一圈白色沙發,高高低低幾叢綠植,明亮又養眼。這裡有會議室、展示廳、讀書角,還有健身區,黨員可以在此過組織生活,也可以讀書、休憩、健身或者做公益。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綜合黨委書記薛英平説,黨建引入社區共治,這裡成為黨組織連接社會、服務社會、凝聚社會的節點。“如果平臺能讓白領和企業産生獲得感,凝聚力自然而然便有了。”

  上海1410幢重點商務樓宇實現組織全覆蓋,90%以上標誌性商務樓宇建立樓宇黨委、設置黨群服務站。在G60科創走廊、環濱江區域功能地帶……黨建服務站越來越成為深嵌城市生活的“接地氣”服務點。

  黃浦江邊,半淞園路街道濱江黨建服務站,73歲的謝敏正為過路的鍛鍊者量血壓。她在這裡小有名氣,附近居民有時會拿著化驗報告找她解讀。這裡可以為群眾提供補水、充電、熱飯、心臟體外除顫儀、簡易體質檢測、公共服務資源指引和紅色經典書籍借閱等公益服務,以及戶外職工驛站、離退休老幹部活動點等個性化服務。

  濱江自去年基本貫通後,如何提升濱江公共空間品質、文化內涵和功能,成為亟需跟進研究思考的問題。“設立這些黨建服務站點,是希望將剛性管理與社會力量柔性服務有機結合,整合資源共同參與濱江管理和服務,讓濱江環境和秩序更文明有序。”有關負責人表示。

  構築同心家園、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過程,也正是上海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的過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