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學家發表最新科研成果 為治療慢性癢提供新思路

2018-12-14 11:19:39|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越癢越撓,越撓越癢!上海科學家發現這種“惡性循環”因腦而起,為治療慢性癢提供新思路

  越癢越撓,越撓越癢!究竟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們保持淡定、輕鬆擺脫“癢覺-抓撓”的“惡性循環”?用腦!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慧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衍剛研究組發現,大腦中可能存在一群“瘙癢”神經元,“癢覺-抓撓”的“惡性循環”就是因此而起,專門對這群“瘙癢”神經元進行干預,就有可能治好慢性瘙癢。

  這支來自上海的科研團隊,首次確定了大腦中存在一群在癢覺的信息處理中發揮關鍵作用的神經元亞群:在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中,“住”著一群表達速激肽的神經元,通過下行環路“掌管”脊髓水準癢覺信息處理,促進抓撓行為的産生。國際學術期刊《神經元》今天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為治療慢性癢提供了新的思路。

  癢的秘密

  癢,是一種可以引起抓撓的不愉快的感覺。其實,與視覺、聽覺等感知覺一樣,癢覺也是大腦加工處理的産物。對於動物而言,癢覺是一種事關生存的重要保護機制,癢覺引起的抓撓動作可以去除皮膚上具有潛在危害的異物。然而,癢也是一種病。慢性癢患者常常會由於無法控制瘙癢所誘發的抓撓行為而導致皮膚和深層組織的損傷,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科學界對癢覺信息處理機制的了解目前還十分有限,所以臨床上對付慢性癢尚無有效治療方法,針對慢性癢治療的藥物開發更是嚴重滯後。

上海科學家發表最新科研成果 為治療慢性癢提供新思路

圖説:癢覺下行調控的細胞及神經環路機制的示意圖 來源/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上海發現

  在癢覺研究領域中,科學家們以往的研究主要探索癢覺在皮膚、感覺神經元和脊髓中的分子和細胞機制。相比之下,對大腦如何加工處理、動態調節癢覺的研究則少之又少。近年來,孫衍剛研究組以小鼠為研究對象,專注于探索癢覺調控的神經環路機制。去年,該研究組發現了一條將癢覺從脊髓傳遞到大腦、進而誘導抓撓行為的長途“神經高鐵”,名叫“臂旁核”的腦區是其中的關鍵“中繼站”。今年,研究人員又將探究的目光聚焦另一個腦區——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一系列實驗顯示,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中存在一類表達速激肽的興奮性神經元,殺死或抑制這群速激肽神經元,能顯著降低癢覺誘發的抓撓行為;反之,激活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速激肽神經元,可以在沒有外周致癢刺激的狀態下誘發強烈的抓撓行為。可見,大腦中的這群速激肽神經元是遏制“癢覺-抓撓”的惡性循環以及治療慢性癢的潛在靶標。

  治癢新招

  孫衍剛告訴記者,我們的皮膚無時無刻不在接受外界的致癢刺激,但由於這些刺激沒有達到一定的閾值,所以我們通常不會感覺到癢。脊髓中存在一些抑制性神經元專事設定産生癢覺的閾值,平時這些神經元像門一樣將外界的癢覺刺激阻擋在外,只有當外界致癢刺激達到一定閾值,才能推開這扇“門”,讓你感覺瘙癢。而孫衍剛研究組最新發現的這群速激肽神經元則有助於推開這扇“門”,降低産生癢覺的閾值。

  “我們的研究發現,激活大腦中的這群表達速激肽的神經元,誘發小鼠強烈的抓撓。這個結果對我們來説是最令人驚訝的,它表明大腦中可能確實存在一群‘瘙癢’神經元。”孫衍剛表示,該項研究有望改變解決慢性瘙癢問題的思路,提出針對腦內負責癢覺信息處理的神經元進行干預可能是治療慢性瘙癢的一種新方法。“不過,我們的研究使用小鼠作為動物模型,不能忽略人和小鼠之間可能存在物種差異。此外,我們目前仍缺乏非侵入性操控這群速激肽神經元的方法,這些方法未來可以幫助人類治療慢性癢。” 孫衍剛表示,研究成果目前尚無法直接用於臨床,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確定癢覺信息處理的核心神經環路。“我們還將確定在速激肽神經元中特異性表達的分子,希望能從中篩選出可治療慢性瘙癢的藥物靶點分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