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12月27日消息(記者王佳愛)全年空氣優良天數同比增長36.88%,PM10濃度同比下降23.08%,PM2.5濃度同比下降14.67%,空氣品質指數同比下降17.46%,位居全市首位。保持“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成果,實現“無煤區”建設,污水收集和處理率均達到100%……
今年以來,西安航空基地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和全區核心工作,明確使命和責任,緊扣“數據線、考核線、檢查線”這三條主線,堅持規劃環評先行,聚焦補足短板,通過源頭治理、智慧監管和宣傳教育等多種方式,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和幸福感,實現綠色高品質發展。
優化産業能源結構,從源頭推進綠色發展
為了進一步推進産業能源結構優化,西安航空基地從招商、立項、土地、環評等審批環節加強環保準入管理,嚴格項目準入審查,從源頭上杜絕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入區,並推動轄區企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
目前,西安航空基地轄區內無高耗能、高污染、産能過剩行業,沒有鋼鐵、水泥、焦化、印染等重污染企業和10+3小企業,並持續保持“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成果。今年冬天的供暖季,西安航空基地轄區集中供暖採用富平熱電廠餘熱+燃氣鍋爐雙保障的方式,杜絕燃煤鍋爐使用,轄區清潔取暖率達到100%,實現了“無煤區”建設。20台天然氣鍋爐全部實現低氮改造,天然氣管道和供電線網與城市建設同步敷設到位,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奠定紮實基礎。
秉承著環保設施優先於城市發展的理念,西安航空基地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雨污分流排水管網和污水廠建設,並及時實施二期工程擴容和地表水準四類排放標準升級改造,轄區污水全部經市政管網收集至西安市閻良污水處理廠處理,確保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收集和處理率均為100%。同時加強水資源保護,實施清河綜合治理工程,根據清河綜合治理試驗段流域生態環境功能需要,因地制宜開展築壩、垃圾清運及沿岸植被綠化等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工作,補齊生態環境短板,讓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環境更美麗。
搭建智慧監管平臺,全流程精準治污減霾
為了準確反映轄區空氣品質情況,指導鐵腕治霾工作有效開展,西安航空基地完成了省控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站聯網投運,並配合空氣品質微型站、工地揚塵監測儀、高清攝像系統等一系列設施設備,初步搭建起智慧環保管理平臺,實現立體化、全流程監測管理。
科技力量是治污減霾的有力支撐,西安航空基地針對轄區工業企業多的特點,率先在陜西省開展工業企業涉氣排污單位用電監控系統的安裝應用,對轄區內27家重點涉氣企業的産污、治污、排污和錯峰生産落實情況全過程實行24小時監控,使環境監察從事後處罰轉向介入式執法,既提升了轄區企業污染處置設施的規範運行水準,也為環保監管提供更加有效的監管方式,極大地提高了環境監察的效率和準確率,切實降低污染物違法排放。此外,西安航空基地還引入可攜式3D可視掃描鐳射雷達科學技術,採用車載雷達走航掃描加固定雷達掃描的形式,對全區大氣污染源進行移動掃描分析、溯源定位,各行業部門根據污染源監測定位情況,迅速排查整治,實現了“測管治”聯動,大大提升治污減霾的精準性和時效性。
與此同時,西安航空基地將技防和人防相結合,不斷加強環保執法人員隊伍建設,創新開展“重點突出、機動靈活”的環保“獵鷹”監察行動,提升整體執法水準。全年共出動環保執法人員600余人次,檢查企業300多家,對發現的問題現場督察整改,通過立體式的環境監測管理體系,切實提高了區域生態防控能力及企業守法意識和環保管理水準。2019年,西安航空基地空氣品質指數比去年同期下降17.46%,位居全市首位。
開展環保主題宣傳,營造良好生態氛圍
今年以來,西安航空基地結合西安生態日、環境保護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系列豐富多彩的環境保護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宣傳教育進企業、進社區、進機關、進工地、進學校,營造人人關心環保、人人支持環保的良好氛圍,全民攜手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美麗航空城。
在首個西安生態日,西安航空基地以“藍天碧水凈土·美麗航空家園”為主題,開展“1+10”系列宣傳活動,通過發放環保倡議書、舉辦環保專題講座、召開“企業家談環保”圓桌會議、表彰“最美環保人”和先進環保單位、聘請環保監督員、舉辦特色攝影展、邀請市書協書法名家“書寫美麗航空城”等系列活動,增強企業和市民群眾的環保意識,營造良好的生態發展氛圍。
在結合重大節點宣傳的同時,西安航空基地在轄區人流量密集場所常態化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主題宣傳活動,並主動上門為企業宣傳,通過發放倡議書等宣傳資料,講解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和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動員廣大市民群眾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踐行綠色生態環保理念,以實際行動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共同為生産、生活、生態“三生融合”航空新城建設貢獻力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