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大任務 陜西省全面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
2020-01-10 16:09:3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1月9日,陜西省市場監管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2020年,陜西省市場監管系統將構建五大體系、聚焦六大任務,紮實做好市場監管各項工作落實,全面推進陜西省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

  聚焦六大任務 陜西省全面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

  陜西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小寧講話 攝影 張偉峰

  針對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帶來的新任務新要求新挑戰,陜西省市場監管局明確構建法規制度、監管執法、風險防控、信用管理、技術支撐的“五大體系”,加強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的信息化建設,紮實推動“陽光食堂+智慧監管”系統工程建設,健全完善安全標準、技術規範和規章制度,提升食品藥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産品品質安全監管水準。

  在抓好重點任務落實上,陜西省市場監管局要求立足監管職能和全省“三個經濟”大局,聚焦“六大任務”取得新成效。

  聚焦“放管服”改革。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要通過實施陜西自貿試驗區“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落實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制度,推動行政許可事項“一網辦理、一企一證、告知承諾”和完善企業登出“一網服務”,加快兒童藥、抗癌藥、罕見病藥等臨床急需創新藥品和醫療器械上市等措施,在激發市場活力上實現新突破。

  聚焦防範風險。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要著力抓好開展“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推進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實施國産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提升行動,持續開展乳製品、肉製品及餐飲品質安全提升行動和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等工作,實現嬰幼兒食品、大型肉製品企業自檢自控率100%目標,幼兒園小學食堂“明廚亮灶”達到100%,2020年年內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98%;儘快完成省藥監局各市派出機構掛牌並開展工作,建設藥品追溯系統,率先實現疫苗“一物一碼”,整治藥品、醫療器械和化粧品安全隱患;加快推進特種設備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開展客運索道和大型遊樂設施安全風險評估;加強老舊住宅電梯安全監管,聚焦兒童用品、紡織服裝、家居用品、裝飾裝修材料、農業生産資料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産品;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完善缺陷産品強制召回機制,開展消費欺詐、侵犯個人信息等問題專項整治,在守護安全底線上展現新作為。

  聚焦公平競爭。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要全面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政策措施,做好全省範圍內反壟斷相關舉報受理、線索核查、立案調查和案件處理等工作,加強原料藥、公用事業等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加大重點領域、重點時段、重點市場的價格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哄抬價格、串通漲價、價格欺詐,嚴厲打擊傳銷違法行為,強化藥品、保健食品、房地産等廣告監管,持續打擊商標、專利侵權假冒等違法行為,在維護市場秩序上取得新成果。

  聚焦創新驅動。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要重點抓好牽頭落實《陜西省標準連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8-2020年)》,圍繞重點産業、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加快佈局成立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研製發佈一批支撐陜西高品質發展的省級地方標準;在産業集聚區、小微企業聚集區以及創新創業活躍區,佈局服務規範、能力突出的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突出抓重點産業、重點行業品質提升;繼續組織實施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品質管理體系認證升級等活動,在服務高品質發展上推出新舉措。

  聚焦監管機制。全省市場監管系統主要抓好整合食品、藥品、價格、品質等領域涉企信息,實現數據的歸集共享公示,建設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系統,聯通“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系統,拓展部門聯合監管覆蓋範圍,擴大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錄入路徑,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以食品、藥品、特種設備、重點工業産品等特殊領域為重點,綜合運用多種監管方式,開展生産、經營、使用、檢測等各環節全過程監督,全力推進“互聯網+市場監管”,推進各業務系統數據共享共用等方面工作,在提升執法效能上探索新路徑。

  聚焦履職能力。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要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化黨對市場監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和市場監管業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加大幹部教育培訓力度,指導各地組建好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加快推進法治建設,加強科技信息化建設,持續完善規則制度,加強基層規範化建設保障力度和新聞宣傳力度,在樹立部門形象上取得新突破。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