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陣”的力量 ——陜西省寶雞市鳳縣鳳州鎮“十三五”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探析
2020-07-13 17:22:0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萬千山巒,一江嘉陵,陜西省寶雞市鳳縣鳳州鎮莽蒼蒼的山水間,春秋兩季總會有成群的大雁向巍峨的秦嶺發起“挑戰”。振翅、列隊、爭鳴……飛躍山巔,迎難而上,只為到達那水草豐美的夢想之地。

  巧合的是,就在這天空的“一字”或“人字”的“雁陣”之下,“十三五”期間,鳳州鎮8個黨支部擔當起“雁陣”,因戶施策,助推貧困戶脫貧。

        一個産業強、士氣旺、後勁足的鳳州脫貧攻堅大“雁陣”正齊力高飛。

  “頭雁”領航   面對面精準施策

  群雁齊飛,頭雁是關鍵。頭雁強,群雁就能“春風一夜到衡陽”;頭雁慵,只會“萬里寒雲‘雁陣’遲”。對於鳳州鎮來説,8個行政村的黨支部就是頭雁,推進脫貧攻堅,直接考驗著頭雁的智慧和擔當。

  “五年前,村裏精準識別出41戶10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何讓他們脫貧成了難題。”鳳州鎮鄧家臺村副書記趙嚴説,這時候,黨支部就必須想辦法。

  當時村裏蘋果、花椒、核桃、中藥材種植産業樣樣都有,但沒有一樣突出。通過調研,村委會決定“靠山吃山”,以擴大規模、提升品質、創辦集體企業、形成産銷鏈條、鼓勵貧困戶就近就業等方式,助力貧困戶脫貧。

  然而,當村裏大刀闊斧地推進各項工作時,一個難題出現了——拓荒、栽樹、管護、務工……工錢怎麼算?如何調動貧困戶的積極性?

  一次村兩委會上,經過縝密談論,9名村兩委會班子成員經過討論,齊刷刷舉起手來,推出一項頗具改革意義的“新政”——積分制。簡單説來,“積分制”就是按貧困人口參加集體勞動的次數、時長進行積分,村幹部簽字確認,每月匯總,年底分紅,絕不賒欠。貧困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2018年,全村累計積分達到12985.8分,“狀元”被一名貧困戶摘得,當眾胸佩大紅花,領取到積分分紅7965元人民幣。

  2016年,該村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不過2000余元,而2019年已超過5000元。

  鄧家臺村,只是鳳州鎮脫貧攻堅戰中的縮影。在村支部的帶領下,全鎮廣袤的群山中,矮砧蘋果示範園、千噸果庫、花椒—油牡丹套種園、林麝養殖基地等因地制宜的脫貧項目先後建立。

  “孤雁”入群   實打實幫扶脫貧

    五年間,鳳州鎮在移民搬遷、産業扶持、就業扶持等方面,通過對貧困戶因戶施策,助力其脫貧。

  白石鋪村村民張寶成,村裏曾經公認的困難戶。看住房,一家人居住在土墻老瓦青苔斑駁、屋墻縫隙招風透光的老房子,吃水都只能到山溝裏手提肩挑;看收入,幾畝坡地就是全家的“命根子”,妻子前些年一場大病,人沒留住,積蓄也沒留住,還欠下親朋8萬元。

  在脫貧攻堅推進中,張寶成的“盼頭”來了。村幹部一次次爬山來到他家,坐在板凳上疏導他,鼓勵他。短短幾年時間,在村鎮的扶持下,張寶成實現了自己的“命運逆轉”。

  70多平方米的搬遷點新房,窗明地凈,他只出了把力氣搬家就帶著兩個兒子搬進了新宅;電、水直接入戶,挑水的扁擔被他放在屋後徹底“下崗”;平坦的水泥路直通門前,再也不用在羊腸小道上奔波上下。更重要的是,幹部送來新樹苗、新技術,他的蘋果園、花椒園碩果纍纍,不但還清了所有外債,還送大兒子學下了烹飪手藝。

  張寶成的蛻變只是個縮影。短短五年時間,鳳州鎮全鎮已經有621戶1835名貧困戶脫貧,全鎮三個貧困村(桑園村,馬鞍山村,國安寺村)全部甩掉了“窮帽子”。

 “雁陣”齊飛  心連心振翅前進

  目前,鳳州鎮正通過推行“1+N”産業發展計劃,整合力量解決脫貧攻堅中的一系列難題。

  通過“1+N”産業發展模式的推動,桑園村正在發生著山鄉巨變。

  “你看,這裡是200畝優質蘋果示範園,水肥一體化管理能讓這裡每畝少説增産上千斤……你看,這裡是村上的蘋果套袋廠,産品供不應求哩……你看,今年村上還舉辦了4次專家培訓課,果樹咋修剪、中蜂咋伺候,村民們心裏的難題都解決了!”提起這些年村上的變化,桑園村副主任王倩笑意滿滿地説。

  王倩的“笑”來自實實在在的扶貧“效益”。的確,就在五年前,這個村還是貧困人口的“高發地”,全村貧困戶高達110戶366人,而現在,只剩下需要兜底的3戶3人。在她看來,産業帶動是關鍵。

  産業大步前行的過程中,鳳州鎮還有很多發力點:以就業扶貧來説,通過信息推送、人崗對接、培訓賦能、崗位托底等一系列工作,613名貧困戶找到了新崗位;從健康扶貧來説,通過上門服務、入院治療等“綠色通道”,政府替貧困戶健康“買單”49萬餘元人民幣……

  據了解,目前在鳳州鎮,“雁陣效應”的影響半徑越來越大,脫貧攻堅步伐也走得越來越實。下一步,鳳州鎮還將在防返貧上下功夫,全力保障鳳州鎮在脫貧攻堅中不怕山高路遙,飛得更高、更穩。(文 寶雞市鳳縣鳳州鎮黨委 編輯 柳洪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