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是革命老區,也是全國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省份之一。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涉及陜西的有3個,107個縣(區)中96個有扶貧任務、56個是貧困縣(區),其中深度貧困縣(區)11個。
脫貧攻堅戰以來,陜西省委、省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匯聚各方力量,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56個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646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由2015年年底的79.18萬戶229.88萬人減少到2019年年底的10.74萬戶18.34萬人,貧困發生率從9.02%降低到0.75%,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貧困地區農民收入由2015年的7692元提高到2019年的11412元,增長48.36%,高出同期全省農民收入增速6.51個百分點。
■盡銳出戰夯責任。脫貧攻堅戰以來,陜西累計向貧困地區選派2萬餘名第一書記,選派駐村幹部86566人駐村幫扶,平均每年都有3萬餘名幹部戰鬥在脫貧攻堅最前沿,有50余人為扶貧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
■加大投入促脫貧。2015年至2019年,中央和省級共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27.38億元,整合涉農資金611.81億元,投放小額信貸209.05億元,通過土地增減掛鉤政策交易土地5.72萬畝、收益148.04億元。
■聚焦深貧和老區。2017年至2019年,累計向11個深度貧困縣(區)投入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8.78億元。2015年至2019年,累計向63個革命老區縣安排中央和省級專項扶貧資金216.94億元,各市、縣均按照不低於20%的增幅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
■補齊短板強基礎。全省建制村全部通瀝青(水泥)路、99.86%通客車,6462個貧困村均通動力電和生活用電,電力入戶率達到100%。長期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基礎設施短板已基本補齊。
■“兩不愁三保障”基本實現。貧困人口不再為吃穿發愁;精準資助建檔立卡學生48.1萬人,改善6895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基本實現貧困人口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實現縣域內定點醫院住院“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住房安全切實加強。2017年至2019年,累計改造危房13.08萬戶。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24.9萬戶84.4萬人;2015年以來,全省建成安全飲水工程2118處,農村安全飲水問題基本解決。
■抓好治本提品質。陜西制定56個貧困縣(區)優勢特色産業菜單,使有勞動能力、發展意願和發展條件的貧困戶每戶至少有1個穩定增收的産業項目。全省1.4萬家新型經營主體把貧困戶嵌入産業發展鏈條。各類特色産業扶貧項目累計覆蓋貧困人口435萬人次。
■就業實現多元化。全省累計轉移就業178.4萬人,招聘生態護林員5.03萬人,公益崗位就業9.1萬人。建設扶貧車間(社區工廠)1098家,吸納1.4萬貧困勞動力就業。
■中央定點來扶貧。截至2019年年底,中央37個部委單位定點幫扶我省5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累計投入資金11.29億元,引進資金11.42億元,實施扶貧項目2742個。
■蘇陜協作來助力。2016年至2019年,我省累計選派1411名幹部到江蘇省挂職,促進貧困人口轉移就業2.1萬人。江蘇省累計投入扶貧項目資金46億元,支持項目建設3400個。
■“3+X”幫扶齊協力。9個國企“合力團”實施項目133個,帶動貧困戶2.9萬戶。校地結對“雙百工程”建設並認定産學研一體化示範基地和實體項目92個。111家三級醫院幫扶101家貧困縣醫院。引導7681家民營企業結對幫扶8386個村,累計投入43.8億元,惠及建檔立卡人口105.4萬人次;8461家社會組織累計投入資金43.75億元,幫扶建檔立卡戶55萬餘戶。
■克服疫情助脫貧。我省出臺應對疫情影響八條措施,狠抓貧困勞動力就業和帶貧企業復工復産。全省貧困勞動力已外出務工191.4萬人,扶貧公益崗位安置貧困人口就業20.94萬人。全省2794家縣級以上扶貧龍頭企業已全部復工,1538家扶貧車間開工復工1512家、開復工率達98.31%,已安排的33933個扶貧項目已開工33414個、開工率達98.47%。
■鞏固成果防返貧。對潛在致貧返貧風險戶進行摸底核查,納入監測對象,及時開展幫扶。截至6月30日,今年新納入脫貧監測戶518戶1115人,邊緣戶268戶428人,其中因疫情影響新增脫貧監測戶25戶,邊緣戶20戶。
■特殊群體有保障。陜西將剩餘18.34萬貧困人口中17.29萬人納入兜底保障,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記者 程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