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殿鎮村:敲響八卦鑼鼓 村民日子好紅火
2020-07-27 18:40:09來源:陜西網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清晨,家住集賢鎮殿鎮村的村民宋小強早早起床踏上了外出務工的路。這時,天上下起濛濛細雨。過去,這裡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出行非常不便。現如今,土路變成了水泥路,村民們所想所盼的“好路”修到家門口,宋小強再也不用趟著泥路去務工了。

  風光旖旎的田園,舒適整潔的屋子,環境優美的庭院……説起殿鎮的變化,宋小強娓娓道來。而這一切的變化,都得益於高新區城鄉一體融合發展“十個一”工程,自集賢鎮殿鎮村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實施以來,一場美麗的蛻變,正在殿鎮村上演。

圖片1

  改善村民精神風貌 讓鄉風文明煥發新氣象

  盛夏時節,走進殿鎮村,村民們走在花草掩映的村道上,文化廣場上有村民跳舞健身,活動中心有村民看書下棋,其樂融融。村容整潔、民風淳樸,整個村都洋溢著樸素又幸福的氣息。

  宋小強今年45歲,自幼就生活在殿鎮村。“村子變了,村民的精氣神也被充分調動起來。”據介紹,殿鎮村共有11個村民小組,1069戶4012人,是集賢鎮人口最多的一個行政村。自村莊變美之後,村民們對於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殿鎮村支部書記劉代林深知,建設美麗鄉村,除了將環境整治作為重點,還要牢牢把握文明民風建設。“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評選,鄰裡節,廣場舞大賽、志願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充分調動了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生活才能更美好。”宋小強説,村上每月為老人舉辦免費聚餐活動,在活動中增進村民之間的感情,形成鄉鄰關係和諧、民風淳樸,崇尚文明、遵德守禮的良好風氣。

  如今,在殿鎮村,一陣陣文明新風撲面,村民精神風貌得到極大的改善,鄉風文明煥發新氣象,村民在美好生活路上的步伐越走越堅定。

圖片2

  把“根”留住 讓傳統文化的春風吹拂美麗鄉村

  殿鎮村又名殿紫頭,是元始天尊的故鄉,相傳老子曾騎青牛從南邊的元始天尊殿經過去樓觀臺,得名為殿紫頭,意為紫氣東來吉祥之意。提及殿鎮村,就不得不提到殿鎮八卦鑼鼓這塊古老的民間藝術瑰寶。

  劉代林告訴記者,據傳在八仙飛升羽化後,來樓觀臺聽太上老君説經講道,探研八卦易理,窮究天地奧秘,推演斗轉星移……演練其間,就形成殿鎮鑼鼓最早的雛形——八卦陣鼓(又名長經鼓)。一九九八年冬季,呂生斌、張天順、張隨心等文藝愛好者發起,組織了一部分喜愛鑼鼓藝術的人們,並自籌資金二萬餘元,購買器材,組建了殿鎮八卦鑼鼓隊。隨後,擴大招收本村愛好鑼鼓藝術的青年人參加學練。

  作為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新區加大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挖掘、保護、傳承,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殿鎮八卦鑼鼓的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讓殿鎮鑼鼓發揚光大的同時,逐步成為了殿鎮村的旅遊名片。如今,殿鎮八卦鑼鼓隊已有二百人左右的規模和陣容,具備參加社會各種大型慶典、開業、宗教儀式等民間藝術活動的能力。

  在殿鎮村還有著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關中民俗,紡線、經線、磨豆腐、手推車……

圖片3

  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特色産業推動集體經濟跨越式增長

  殿鎮村東臨秦嶺國家植物園,西鄰樓觀臺道文化展示區,北靠環山公路,田峪河自西南向東北鄰村而過,周邊有曲江農業博覽園、趙公明財神文化景區等,發展特色旅遊産業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伴隨著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的實施,高新區通過改造殿鎮村的生態環境,優化産業結構、提升村莊整體品質來實現“三綠、三富、三美”的規劃目標,最終將殿鎮村打造成為“秦嶺山下、景區周邊、最美驛站”。現如今,每逢節假日,來殿鎮村的遊客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村子裏有一位名叫寇霞霞的巧手阿姨家喻戶曉,她用樹葉編出了如今的美好生活。在寇霞霞的草編工藝品攤位前,只見她用嫺熟的雙手上下纏繞,左折右拐,不一會孔雀、螞蚱、螳螂、青蛙……一件件活靈活現的草編工藝品呈現在大家面前。寇霞霞告訴記者,根據所用的材料和編織的難度來定價,每個工藝品5-10元不等。節假日生意特別好的時候,一天能掙1000塊錢。

  寇霞霞從2004年開始做草編工藝品,先後在樓觀臺、財神廟等地售賣。村上人看到寇霞霞草編工藝品精緻又能賺錢,也紛紛前來請教和學習,她毫無保留地免費傳授技術。寇霞霞説,在自己日子過得富足的同時,還希望能夠用微薄之力,帶動村裏人富起來。

  在殿鎮村,像寇霞霞這樣的人還有很多。近年來,殿鎮村圍繞“旅遊文化配套+”,大力發展農家樂、特色民宿、手工製作、康樂養生、旅遊觀光等特色産業,構建以吃、住、購、娛為主題的殿鎮驛站模式,實現了農村集體經濟收入跨越式增長,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0萬元。

  經過努力,殿鎮村先後獲陜西省村務管理先進村、西安市文明村。“要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劉代林表示,殿鎮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上,一直沒有停歇過自己探索的腳步。村民們也正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努力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記者 劉芯靚 通訊員 李聰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