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看陜西如何兌現“綠色承諾”
2021-03-19 09:45:37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3月17日,和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的龔典傳,又一次拿出了教他如何種地的“正負清單”查看。

  白菜、西葫蘆、蘿蔔、苦瓜不宜種,玉米、黃瓜、土豆、茄子可以種……去年,龔典傳和鄉親們收到的這份清單上,清楚地標注著什麼農作物能種,什麼農作物不能種。也就是從那時起,“土壤污染治理”這個跟生態環境有關的專業詞彙,與龔典傳和鄉親們的生産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52歲的龔典傳是旬陽市紅軍鎮上馬村村民。旬陽市是我國汞礦主産地之一,20世紀80年代末,當地曾一度盛行土法煉汞。土法煉汞並沒有給鄉親們帶來可觀的收入,反倒讓他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土地遭受了污染。龔典傳家裏的3畝地正好處在關停多年的汞礦冶煉廠污染區內。

  為了改善土壤環境品質,還百姓一片凈土,2019年,一支專業的土壤修復團隊開進了上馬村,並在當地設立實驗基地。自此,受污染的土地被劃分為62個地塊,131份土壤樣品經過專業分析,最終形成土壤修復總結報告和農作物種植“正負清單”。

  駐紮在上馬村的這支專給土地“號脈問診、尋方抓藥”的團隊,是陜西開展土壤修復工作“大部隊”中的其中一支。“十三五”期間,陜西實施土壤污染防治項目82個,102個縣(區)完成耕地土壤環境品質類別劃分,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2%以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其中,旬陽、鳳縣和眉縣實施的3個試點項目,被納入國家農用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

  未來5年,陜西的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工作依然任重道遠。《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十四五”時期,陜西將強化土壤污染源頭管控,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加強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眼下,省生態環境廳正在抓緊編制更為詳細的土壤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十四五”時期,我省將進一步提升土壤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圍繞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聚焦突出問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強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進一步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未來5年,陜西將不僅在打好凈土保衛戰上有更多謀長遠的實招,還在打好藍天保衛戰上採取更多有效的舉措。

  南依秦嶺、北靠黃土高原,獨特的地理特徵讓汾渭平原成為我國治污降霾工作難度較大的區域之一。從現在起至2025年,我省將以關中地區為重點,從優化調整産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入手,切實抓好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的協同減排。

  “打贏藍天保衛戰是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多方聯動,還需要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多管齊下才會取得實效。”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總工程師曹磊表示,“十四五”時期,他們將進一步織密大氣監測網體系,豐富監測手段,讓藍天長駐、空氣常新。

  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是陜西履行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區保護的責任。到2025年,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劣Ⅴ類水體比例控制在5%以內。

  為了兌現這份“承諾”,陜西的主抓手就是嚴格水生態環境管理。“十三五”時期,陜西水生態環境品質達到了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準,國考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到92%。其中,渭河出境斷面水質提升到Ⅱ類,達到20年來最好水質。

  “‘十四五’時期,我省重點流域國考斷面將從50個增加到111個,水生態環境考核壓力大增。”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智華説,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省面臨的挑戰,堅定不移推動生態環境品質持續好轉,保持釘釘子、久久為功的韌勁,堅持環保為民、環保利民、環保惠民,埋頭苦幹,努力為三秦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截至目前,陜西已初步編制完成《陜西省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突出陜北、關中、陜南分區治理,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創新機制體制,一斷一策精準施治;深入實施渭河、漢丹江、延河等綜合治理,加強嘉陵江、漢江流域尾礦庫污染治理,健全陸域水域統籌管理機制,推進上下游、左右岸同治;進一步強化河(湖)長制,加強對重要流域、重要水源保護,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問題,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確保“十四五”目標如期實現。(記者 蘇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