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府谷新府山社區:“微田園”豐富易地搬遷群眾“菜籃子”
2024-04-23 13:45:1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雨晨責編:高崗

  近年來,榆林市府谷縣新府山社區充分利用周邊土地資源,讓荒地變菜田,打造出一塊塊“幸福菜園”,不斷增強搬遷群眾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分”好新土地

  陽光正好,新府山社區易地居民安置點菜園,寫著“愛心微田園 耕耘新生活”的橫幅早早地懸挂起來,社區幹部進行抽籤登記、名單核對,居民也早早地排起長隊,希冀地等待著分配土地。“有了地,種點菜,自己吃,客人來了還能吃上農家菜,美得很。”新府山易地搬遷居民姬美榮説。

  2024年是新府山社區開展易地搬遷居民“微田園”項目的第三年,根據群眾需求和前兩年“微田園”工作經驗,今年不僅拓展了耕作面積,還對地片作了調整,65歲以上的老年人被分配到離居住點較近的地片,其他居民種菜或種秸稈作物,也根據地質情況,儘量協調予以滿足。

  “種”下新希望

  郝嬋是由府谷縣沙堯則村易地搬遷而來的居民,丈夫患有尿毒症,家庭經濟困難,今年擴大的土地種植面積能節省不少生活支出。她説:“我打算種些黃瓜、番茄。沒有土地,剛開始搬過來時不太習慣。現在好了,又有地方種菜了。我還在社區做手工有工資拿,很安心。”

  “邁”向新生活

  為了進一步增進易地搬遷居民的歸屬感,社區不僅負責分發地片,還聯合“雙報到”單位盡力幫助居民解決耕作中遇到的困難,統一對種植的土地進行翻耕,修築儲水罐解決居民灌溉難題,今年計劃暢通地片道路,進一步方便居民來往耕作,可謂“哪不便社區治理就在哪”。“我們從新府村租種了85畝土地,開展‘微田園’項目,按照一家100平米左右的標準,土地分給易地搬遷戶,免費提供土地、有機肥及水源,基本能夠滿足搬遷群眾的種植需求。”府谷縣新府山社區書記杜星園説。(文 郝瑞 馬宇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