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牽手”秦陵博物院 中法將圍繞木質遺存和土遺址保護研究開展合作
2024-05-09 10:36:00來源:西安日報編輯:張雨晨責編:高崗

巴黎聖母院“牽手”秦陵博物院 中法將圍繞木質遺存和土遺址保護研究開展合作_fororder_圖片1

兵馬俑一號坑木質遺存。(通訊員 張天柱 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明 攝)

  中法近日達成《中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法國文化遺産科學基金會關於木質遺存與土遺址保護科學研究之合作協議書》。5月8日,記者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本次合作將圍繞木質遺存保護研究和土遺址保護研究兩方面展開。

  據介紹,木質遺存保護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聯合開展巴黎聖母院火燒木材及秦始皇帝陵火燒木材遺跡(木炭)保護修復以及價值認知研究;針對巴黎聖母院火燒木材及秦陵秦俑坑出土木炭及殘存木質開展包括木材樹種鑒定、保存狀態評估、劣化機理、保護技術與方法研究,尤其是針對殘存木質,還有木質修復研究。土遺址保護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針對秦陵秦俑坑土遺址以及法國作為建築元素的土質材料,開展土遺址耐久性和穩定性、製作工藝、病害識別評估及損害機理等研究,開展遺址土體保護技術研究。

  “選擇木質遺存保護這一共性問題作為雙方合作的切入點,可以將兩個世界文化遺産地聯繫起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中國秦始皇陵與法國巴黎聖母院是聞名全球的世界文化遺産,均曾使用大量的木質材料且存在過火木質遺存,如秦兵馬俑坑的建築使用了大量棚木、枋木、立柱、地栿等木質構件,也出土了戰車、兵器局部構件等木質遺跡,這些木質遺存在歷史上遭到過不同程度的焚燒;而巴黎聖母院也保有大量木質建築構件,其木質屋架在2019年被嚴重焚燬。與此同時,以秦陵博物院為代表的考古遺址博物館,是中國特色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結合所創造的生動實踐,為全球文化遺産事業貢獻了獨到的中國經驗。秦兵馬俑坑等考古遺址主要為土質。這類土遺址的保護與常見的露天土遺址不同,需要結合其自身環境與病害特徵,面向考古、保護、研究、展示、利用的全鏈條需求,發展可持續的保護利用科學體系。

  記者了解到,文化遺産保護研究合作一直是中法兩國文化關係中最具活力的亮點之一,而陜西文博機構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陜西文博機構先後開展了中法“公輸堂彩繪木作保護研究”“茂陵石刻保護”等合作項目,並聯合開展保護培訓,這為本次協議的達成提供了良好的前期基礎。

  “我們希望同法國的遺産機構一道開展考古土遺址的保護研究,在國際上推廣中國特色的考古土遺址保護理念,通過文化遺産科學研究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精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人員表示,中法雙方將圍繞合作協議所確定的框架,制定詳細的研究計劃。由於文物資源的稀缺性與不可再生性,合作雙方將首先通過實驗室分析與模擬試驗的形式開展基礎研究;計劃深入探索秦始皇陵與巴黎聖母院兩處文化遺産中的木質遺存(尤其是火燒木質遺存)以及考古土遺址的材料性質與歷史價值信息,在室內試驗與模擬試驗的基礎上,總結遺産劣化機制,開發適用於文物實際的保護技術與方法體系。另外,利用本次的合作契機,還將共同培養文化遺産科技保護方面的青年人才。(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