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陜西省“中國漁政亮劍2025”暨黃河禁漁期專項執法行動在榆林市吳堡縣啟動。
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局局長趙毅介紹,陜西黃河流域禁漁期為4月1日0時至7月31日24時,禁漁範圍包括黃河干流陜西段、渭河干流陜西段,無定河、窟野河、延河、南洛河等河流幹流陜西段及其所屬一級支流和通河湖泊、水庫。禁漁區、禁漁期內,禁止除合法合規的休閒垂釣外的所有捕撈作業類型。各地漁業漁政部門將有針對性地開展巡航檢查和蹲點駐守,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和非法網具,嚴厲打擊“電毒炸”等非法捕撈和違規垂釣行為。
陜西自2020年起連續6年舉辦“中國漁政亮劍”暨黃河禁漁期專項執法行動,黃河禁漁期執法工作取得紮實成效。
2024年,陜西各地開展“中國漁政亮劍”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全年出動執法人員18695人次,出動執法車輛3266輛次,出動執法船艇492艘,水上巡查里程8000余公里,陸上巡查里程8萬餘公里,組織開展聯合行動538次,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15艘,清理違規網具351張,清理非法釣具1058個,查處案件167起,涉案人員180人,行政處罰金額13.12萬元。
近年來,陜西始終堅持禁漁工作“線上+線下”常態化宣傳,通過“岸上查、河邊巡”等多種方式,強化禁漁執法。針對偷捕偷釣行為發生較多的重點區域,緊盯夜間、淩晨等重點時段,加強執法力量,強化巡查蹲守,持續做好夜間巡護,確保監管無死角、禁漁常態化。
同時,陜西加快增殖放流平臺建設,規範增殖放流活動,2019年以來向境內黃河干流陜西段及其相關一級支流投放各類魚苗等水生動物2500余萬尾,建設增殖放流平臺51個。黃河流域2024年漁獲物種類較2020年增加了13種,鯉魚數量年增加10%左右。(陜西日報記者 劉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