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柳洪華):機器運轉的嗡鳴聲沉穩而規律,金屬碰撞的清脆聲不時穿插其間,生産線上工人們緊張有序地工作著,對金屬材料進行加工焊接……在吉寧輕量化汽車零部件(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寧”)的廠房裏,如火如荼的生産場景隨處可見。
吉寧輕量化汽車零部件(西安)有限公司廠房
吉寧是秦創原特色産業園區之一——臨空經濟産業園內的代表企業,從落戶園區至今兩年多間,已實現了鋼板落料1200萬件、熱衝壓部件400萬件的年産能,成為陜西熱衝壓件供應關鍵一環和省級萬億級産業集群建設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精準錨定臨空指向,依託秦創原特色産業園區建設,優化産業佈局、強化創新驅動、深化國際合作,著力構建現代臨空産業體系。
産業與區位深度咬合
産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與空間載體,在資源集聚與共享、産業協同與創新、服務保障等方面作用顯著。空港新城緊抓秦創原建設機遇,全力建設臨空經濟産業園、自貿藍灣産業園兩個特色産業園區,打造臨空産業聚集“橋頭堡”、創新要素匯流“強磁場”、區域核心競爭力“硬支撐”。
臨空智慧雲港
其中,臨空經濟産業園聚焦航空維修及製造、電子信息等産業,已建成臨空智慧雲港、中南高科産業港等5個“園中園”載體,可使用面積43.82萬平方米,載體去化率超80%。截至2024年底,累計入駐朋邦工貿、信泰航空、康龍化成、陜藥疫苗等航空維修、生物醫藥特色企業項目350家、産值規模37億元。
空港新城産業園
自貿藍灣産業園主攻新材料研發、生命科學、“臨空服務+數字經濟”等産業,聚集了南航、深航等一批航企總部項目,樂思醫療、國睿一言、新東澳區域細胞製備中心等一批生物醫藥項目,以及元朔動力等智慧製造項目,打造臨空科創新高地,可使用載體廠房面積99.91萬平方米,整體去化率已達81.54%。
鏈式集聚拓展産業縱深
2024年初,自貿藍灣産業園發展中心招引的陜西元朔動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朔動力”)正式落地運營,標誌著空港新城在人工智能和新能源領域獲新突破。作為陜西省唯一一家在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的在産企業,從招引落地到生産線啟用僅用三個月,彰顯了園區吸引力與服務力。
元朔動力車間
同時,兩個園區積極補鏈、延鏈、強鏈,不斷完善園區産業生態體系,吸引50余家關聯企業集聚,形成“縱向一體化、橫向多元化”發展格局,以“鏈網融合”模式進一步構建起深度協同的産業生態。
相關實驗室
元朔動力聯合西安交大共建實驗室,年處理7500噸退役電池,與比亞迪、寧德時代等頭部企業形成供應鏈閉環;新東澳生命科技帶動20余家醫療器械企業集聚,形成完整鏈條;西安淩峰環球印務科技有限公司與陜西華嶽淩空光電有限公司、西安富得工貿有限公司合作攻關,産品迭代週期縮短20%;西安中科西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帶動12家配套企業入駐,形成“上游研發—中游製造—下游運營”的梯度協同……
創新構建訴求響應閉環
為企創新服務是降本增效的“及時雨”、破解瓶頸的“金鑰匙”、激發創新的“催化劑”。空港新城將企業服務深度融入産業鏈生態,著力解決企業“急難愁盼”。
了解到企業需求後,空港相關部門共同推進,協助西鹹新區信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報獲批省級民間投資項目貸款貼息補助總計414萬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藍灣企業服務中心
企業有呼聲,空港有回應。兩個園區建立“企業訴求響應閉環”機制,2024年累計服務企業950次、解決企業訴求417項,為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提供了優質環境。園區發展成效可觀,2024年空港新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較2020年增長20.1倍,科技型中小企業增長7.7倍。
技術出海助業“走出去”
産業“聚鏈”、科創“燎原”的同時,園區也致力於為轄區企業“走出去”創造更多機會。
舉辦秦創原特色産業園企業交流沙龍,為企業家們搭建交流實踐經驗、尋找合作良機的平臺。“活動思路新、方法好、效果佳。企業家們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全面的信息,為後續的合作開了好頭。”陜西長鑫精密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年華説道。
西鹹新區首批科技企業“技術出海”啟動大會暨“未來農業”出海企業對接交流會
同時,依託得天獨厚的對外開放優勢,空港新城為企業搭建起“出海”通道。通過舉辦科技企業“技術出海”大會暨“未來農業”出海企業對接交流會,推動湄南高科、中科西光等一批優質科技企業以技術為紐帶,拓展中東、中亞等新興市場,從“本土創新”邁向“全球賦能”。
從圍園聚産到精準強鏈,從提升配套到創新服務,空港新城特色産業園區正以多維度共進的強勁態勢,持續做大做強臨空産業集群,實現以“雙園協同”向“空港都市”的進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