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市官溝村:一座傳統村落的美麗傳説
原標題:官溝村:一座傳統村落的美麗傳説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日前在北京隆重開幕。在“中國傳統村落多姿多彩”篇章中,4153個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農耕文明遺産保護群。其中,山西省陽泉市官溝村,作為中國傳統村落中的“山西要素”登上展臺,圖片上依山而建的古樸山村美景引人入勝,見證著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傳統村落的變化與保護成果。
12月5日,今冬的第一場瑞雪將陽泉市礦區賽魚街道的官溝村裝扮得銀裝素裹,灰墻黑瓦、階梯庭院、石板小路、窯洞式金庫……行走在古老山莊,聽導遊講解著官溝村的前世今生、張氏祖先與現代族人們的創業精神和改革開放以來的幸福生活。
官溝村俗稱銀圓山莊,始建於清代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前後,村子依山傍水,由上下巷兩級通道的11套院落組成,共有窯洞125眼,房屋185間,總佔地面積2.4萬平方米。步入山莊,門內有門、院中套院,飛檐淩雲、枋棟掾柱,青磚、青石、木雕、石雕、磚雕伴隨著百年槐樹隨處可見,處處彰顯著清代山西建築的民俗風情與工匠精神。
2013年,官溝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官溝村黨支部書記楊海生細數起現今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官溝村在保護好古建築的同時,開發了銀圓山莊。2015年重點修建了環村公路,同時對傳統建築進行了整治,修建了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在保持山莊原生村貌的同時,讓官溝村得到進一步改善。”
望著在鄉村遊大潮中沒有過度開發、沒有商業化運作的官溝村,陽泉市礦區新聞中心主任李雲非常感慨地説:“銀圓山莊的興建是晉商崛起的印證之一,這裡也是山西爭礦運動首倡首發地。目前,官溝村作為中國傳統村落、省歷史文化名村,不僅吸引遊客遊玩,還是市級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
目前,山西省共有279個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其中陽泉市有24個。據山西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14年起,中央財政按平均每村300萬元標準,提供專項補助資金支持中國傳統村落保護。2017年、2018年,中央財政先後對山西省下達了1.35億元、1.56億元,對山西97個傳統村落提供了專項補助資金支持。這些傳統村落在選址、規劃等方面,代表了所在地域、民族及特定歷史時期的典型特徵。如今,官溝村始終保持著歷史遺存的真實性與原生村落的整體性,以山西要素,成為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中的典範。(山西日報記者 孟苗 蘇曉晨)
相關新聞